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0722-7600323

麦格纳逆变器 LG化学和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 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

发布时间:2023-12-18 09:20:24 人气:

LG化学和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 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

据外媒当地时间12月23日报道,LG电子和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麦格纳(Magna)宣布计划出资10亿美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电动汽车重要零部件。

LG电子称,该合资公司暂时定名为LGMagnae-Powertrain,将在韩国仁川和中国南京工厂生产电动马达、逆变器、车载充电器以及电子驱动系统。LG持有合资企业51%的股份,麦格纳持有49%的股份。

此次合作还需获得LG股东以及所有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LG预计将在美国、首尔和中国雇佣约1000名员工。

作为作为唯一具备第三方整车制造能力的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由麦格纳打造出的产品极具多元化,其产品涉猎车身、底盘、动力总成、电子、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大众、奥迪、奔驰、萨博、阿斯顿·马丁等众多高端品牌的高端车型便出自麦格纳整车制造工厂。

麦格纳(Magna)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斯瓦米·科塔吉里(SwamyKotagiri)在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与LG展开合作符合我们走在电动化最前沿的战略。结合两家企业各自的优势,可以为更多客户提供世界级的产品组合,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率并加速双方在电动动力总成市场的发展。“

LG电子是韩国第四大企业集团——LG集团的子公司,此前曾为通用汽车BoltEV提供电机、电池组及其他部件。LG电子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业务已经连续19个季度亏损,该公司表示希望通过业务转型在明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LG电子周三股价大涨2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LG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公司总裁KimJin-yong表示,”将我们的研发实力与麦格纳丰富的经验相结合,LG在电气化领域将更具潜力,我们将更快地改变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领域。“

两家公司的合作将汽车供应商之间的整合浪潮推向巅峰,双方通过结合各自在电动动力系统领域以及电机、逆变器开发方面的专长支持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动潮流。2020年3月,丰田汽车宣布与供应商爱信精机和日本电装组建合资公司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以更高效、多维度的方式加速软件研发;早些时候,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格华纳(BorgWarner)收购了竞争对手德尔福技术公司(Delphi),这也是博格华纳坚定地走向电气化转型的决心。在传统汽车工业日渐萧条的行业压力下,品牌格局重塑尤显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驱动技术到底有多重要?LG电子、博格华纳动作频出抢占技术高地

文/阮锦程

北京时间12月23日周三,韩国LG电子的股价大涨接近30%,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因为LG电子公司宣布将与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MagnaInternational),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

来自LG电子方面的消息,合资企业暂名义为LGMagnae-Powertrain,估值10亿美元,将生产电动马达、逆变器和车载充电器,以支持全球日益向汽车电气化的转变。LG电子表示,LG将持有新公司51%的股份,麦格纳将持有49%的股份。

另外该合资项目将涉及位于美国、韩国和中国LG的1000多名员工。最后强调交易尚待LG股东的批准和所有必要的监管批准,预计将于2021年7月完成。

其实LG造车并非什么新闻,早在两年前他们已经涉及此行业,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等项目。不过在此期间一直比较低调,都干过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大家可能也想不起来了,也因为大家觉得LG电子身份与汽车联系不起来。

不过这方面麦格纳懂。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是一间汽车业务范围非常广,擅长整合的企业,他们认为:“LG将帮助麦格纳加快电动化部件的上市时间和制造规模,而软件和系统集成则是麦格纳为此次合资公司带来的强大竞争力。”

麦格纳在电动动力系统和世界级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而LG在电机和逆变器开发方面有专长。

雪佛兰BoltEV的电驱动由LG提供

其实国内不太熟悉的雪佛兰BoltEV,就是由LG电子提供电机、电池组和其他组件。另外由麦格纳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代工生产的捷豹I-PACE,也有LG的技术支持。可以说LG在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麦格纳为大众MEB平台车型提供三合一电驱动

麦格纳预计到2030年,电机、逆变器和电驱动系统市场将出现显著增长。未来的LGMagnae-Powertrain合资公司,可以提到众多的电驱动零部件产品,客户也可以定制整个集成电驱动系统。

放眼世界,电动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和电驱动等方面,其中关键的电池技术和产能门槛很高,相当于IT界的CPU级芯片难度,目前依然由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等垄断,车企很难进入。

但在电驱动等技术方面,包括零部件厂商和主机厂都非常积极抢占这个技术高地。而由电动马达、动力控制和驱动齿轮集于一体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正是主流方向,为此技术电动汽车供应商之间的也掀起整合浪潮。

博世的三合一电驱动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博世、麦格纳、博格华纳都带来了他们最新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甚至包括华为——华为的展台上一半技术是与智能驾驶有关的,另一半就是三合一电驱动的各种部件。

今年10月,汽车界有一则更大的新闻:博格华纳完成对德尔福科技的收购。这些源于今年2月的收购项目,博格华纳将收购德尔福科技的所有股权,价值约33亿美元。

博格华纳和德尔福都是汽车零部件巨头,在电气化的时代转眼就收购了,感觉就像当年波音把麦道收购一样让人震惊。

而真正能让博格华纳下手的,除了德尔福在商用车市场的份额外,还有就是德尔福在电驱动方面的领先技术。博格华纳这样评价:“此次收购将增强博格华纳在电子和功率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实力和业务规模,巩固其在电驱动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

博格华纳为威马EX5提供电驱动

不止如此,德尔福拥有业内领先的功率电子技术、优秀的人才、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善的供应链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合并后将提供整套集成和独立功率电子产品(包括高压逆变器、转换器、车载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支持服务(包括软件、系统集成和热管理)。

汽车世界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拥抱电气化,正如LG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公司总裁KimJin-yong所说:“制造商需要革新以保持电气化的领导地位,LG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入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增长机会。”

而与各大企业单独行动相比,合作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更快地改变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市场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uKson 逆变器

朋友,你螺丝拧下后,用手把外壳向两边稍微辦开一些就可以向后退出了。

巨头联手!麦格纳与LG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电动汽车零部件

12月23日,LG电子(以下简称"LG")和麦格纳国际公司(以下简称"麦格纳")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名暂定为LGMagnae-Powertrain。据悉,该合资项目将涉及位于美国、韩国和中国LG的1000多名员工。此外,双方此项交易尚需走完批准流程,预计将于2021年7月完成。

麦格纳表示,LG将帮助其加快电动化部件的上市时间和制造规模,而麦格纳则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为合资公司带来技术优势。未来,未来,LGMagnae-Powertrain将生产电机、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并为主机厂提供电驱动系统。

麦格纳总裁、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斯瓦埃米·卡特吉利表示:“这种合作关系完全符合我们的战略,即走在电动化的最前沿,并以多样化和世界级的产品组合支持汽车制造商。通过结合各自的优势,我们期望通过协同效应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率和更快的上市速度,以实现更多的目标,同时继续加速电动化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

斯瓦埃米·卡特吉利

斯瓦埃米·卡特吉利在今年10月20日被麦格纳公司董事会任命为下一任CEO,将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斯瓦埃米·卡特吉利在麦格纳工作21年,先后担任过CTO、负责麦格纳创新和新产品策略等业务,他在自动驾驶、电气化、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背景,也将有助于麦格纳在电气化、智能化时代转型。

在一份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特别支持发布的2020汽车零部件国际百强榜单中,博世、大陆、电装、麦格纳和采埃孚位列前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供应链要变天?中国制造“进击”欧洲

[汽车之家?行业]今年以来,欧洲汽车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传统燃油车企有多落寞,新能源车企就有多欣喜。“觊觎”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亚洲电池厂商,已纷纷将工厂开到了欧洲车企家门口。

11月17日,蜂巢能源宣布斥资20亿欧元(约合156亿元人民币)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电池工厂;紧接第二天,松下公司也被曝出进军欧洲的计划,将在挪威建立第一家电池厂;在此之前,在德国阿恩施塔特镇附近,宁德时代的工人们早已忙着建造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厂。

在过去传统燃油车为主流的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多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而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此前被诟病“大而不强”的中国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的赛道上改写格局?

■电池“加注”欧洲市场

为何亚洲电池供应商要“围猎”欧洲电动车市场?先看一组直观的数据,自今年5月起,欧洲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就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下图)。

2020年10月,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11.2万辆,同比增长211%。平安证券预测,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00万-110万辆,同比增长80%-100%。

狂热的原因也不难猜测,欧洲的碳排放政策日渐严苛,以及欧洲国家和地区大力实行新能源补贴政策,通过降低购车成本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涨。

与火热的下游需求相比,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供给能力实则令人担忧。奥迪、奔驰等车企曾多次因为电池产能不足陷入电动车停产境地。这主要源于德国几大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态度较为保守。有专家预测,整车厂从建电池厂到盈利至少需要六至八年时间。

于是,多家德国汽车厂商则选择另辟蹊径,直接入股中国电池厂商来补充自己的电池产能。2020年5月,大众汽车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随后7月,梅赛德斯-奔驰入股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孚能科技,持有约3%股份……

除了德国车企,包括博世和大陆集团等老牌德国供应商,也纷纷向中国企业寻求合作,并明确表示不会独立投资建设电池工厂。

据博世预测,自研电池至少需要近200亿欧元(约合156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但无法确定这项投资何时能够获得回报。而大陆集团前首席执行官ElmarDegenhart博士解释称:“德国企业只有在技术上完成从锂电子电池到固态电池的飞跃后,才有望独自完成电池生产,而这最快也要到2025年之后才能实现。”

种种背景下,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赶上了“好时光”,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早已先发制人。据悉,仅宝马一家公司,与宁德时代签下的合作订单就由40亿欧元(约合313亿元人民币)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合同供货时间为2020年至2031年。不止宝马,宁德时代也已经与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国际品牌开展合作。

『宁德时代电池产品』

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正不断地涌现出像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这样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

今年7月,微宏动力的新欧洲总部,以及位于德国的锂离子电池系统工厂生产厂房落成,计划在2021年3月为欧洲客户提供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梅赛德斯-奔驰入股孚能科技后,计划于2022年末完成德国建电池工厂,投资超过6亿欧元,初始产能为6GWh/年,以后会逐年提升至10GWh,可供6万-8万辆电动车使用。

此外,在英国桑德兰本身就有一座动力电池工厂的中国电池厂商远景AESC,计划在附近再新建一座超级电池工厂。

■供应链格局悄然改变

虽然电池占整车成本40%,但新能源汽车的另两大核心部件——电机和电控,也成为了全球各大企业瞄准的新目标。

11月1日,华域麦格纳(麦格纳与华域汽车的合资公司)首次将其生产的高压电驱动系统总成在上海顺利批量生产,启运欧洲;11月3日,日本电产计划投资2000亿日元(约128亿元人民币)在塞尔维亚建造一座新工厂,这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机生产中心。

此前,这两家供应商的资源一直集中在扩大中国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生产上。如今,突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搅乱”欧洲汽车供应链,格局正悄然改变。

不同于电池领域,今年成为技术主流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机、减速器和逆变器集成)在还没有盈利前,就已成为一片“血海”,竞争激烈。

以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日本电产等为代表的国际零部件企业,由于其具有优秀的集成能力,近几年已强势入局,产品已纷纷量产。而早年在电驱动领域呈寡头效应的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正被这些外资企业瓜分……

『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

中国电驱动企业欲挤进欧洲供应链,明显要比电池供应商困难得多,更多的是靠合资背景。

“真正意义上,我国只有5-10家本土电驱动厂商有能力做正向开发,凭借自身在电机和电控方面的优势来布局‘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贡俊曾分析道。

反观比亚迪、蔚来为代表的主机厂,早年为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已开发出多款能与特斯拉媲美的电驱动产品。

蔚来投资的XPT,第一代EDS电驱动系统的输出功率高达240kW,彼时国内企业的电驱动系统平均水平只处于150kW。在国内交付量达到10万台后,蔚来欲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

『XPT蔚来驱动科技产品系列』

XPT首席执行官曾澍湘告诉汽车之家:“目前正在做产品开发和工业化的准备,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或2022年第一季度在欧洲市场投产。”

具体XPT能把欧洲供应链这块蛋糕拿下多少,仍需要时间的验证。毕竟,产品“水土不服”、因地制宜重新开发、品牌口碑等最显眼的问题摆在那儿,决定了这一路不会平坦。

■中国企业间接收益

相比耗资上百亿元海外建厂、定制产品出口等举措,有那么一批中国供应链企业可以做到“躺着赚钱”。

为何如此说?中国这块土壤,在“养肥”特斯拉的同时,正给中国供应链带来无限机会。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2021年计划生产约55万辆电动车,有大约10万辆Model3用于出口,ModelY也计划出口1万辆。此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已宣布向欧洲出口汽车,约7000辆国产Model3于10月27日装船出发,销往欧洲数十个国家。

『特斯拉Model3』

实际上,特斯拉拥有较大的降价空间,与大比例切换至中国供应链不无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150家中国Tier1/Tier2加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其供应的产品覆盖三电、底盘、内外饰、车身、汽车电子等各个方面。

比如,今年3月,均胜电子从特斯拉中国手中拿到了约2.2亿元的订单,其主要向后者提供中控电子类产品;今年4月,华域汽车回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已经实现对特斯拉上海公司相关车型的配套,产品包括内饰、座椅、电池盒及车身分拼总成件等,预计单车配套价值量预计在8000-10000元。

『特斯拉上海工厂』

不过,除上海工厂之外,特斯拉的德国柏林工厂也在全速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一季度建成投产。或许由于目前疫情在欧洲地区的再次恶化,特斯拉将部分产能向中国工厂倾斜,但也不排除上海工厂后续将持续承担出口任务。毕竟,采用中国供应链能让特斯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不少制造成本。

除特斯拉外,另一个不容小觑的车企便是大众。大众将MEB平台作为其电动化战略布局的核心,预期承担大众75%以上的电动车产量。到2022年底,大众将在全球建设至少18个电动车生产基地,包含8个MEB工厂(分别位于欧洲5座、中国2座和美国1座)。

诸如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华域麦格纳等实力强大的中国企业或合资企业,不仅成为中国区MEB平台的独家供应商,更是得到德国区MEB的订单。

事实证明,中国供应链正日益强大,也让越来越多海外企业将中国作为电动汽车的出口枢纽。宝马、雷诺、戴姆勒等众多汽车厂商纷纷将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放到中国。

外资品牌将中国产电动车出口全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制造”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在供应链的成熟度等方面逐渐与全球主流市场媲美。

■应对“出海”风险

一些中国零部件企业能顺利进入欧洲供应链,与早年的战略布局息息相关。

自2011年以来,均胜电子先后收购汽车电子公司德国PREH、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德国QUIN等供应商,使其快速获得海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并实现逆袭。

在欧洲地区,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智能座舱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智能内饰等方面实现完整的产能布局,为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车Taycan提供800V快充系统,为奔驰MFA2平台车型提供BMS等产品。据悉,仅今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在新能源业务营收就同比上升74%,至5.8亿元。

『保时捷Taycan搭载800V快充系统』

某种程度上,只有走出国门去练内功,才有可能形成国际化水平的强大零部件企业,进而帮助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欧洲投资,则要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企业要考察宏观政治环境、当地法律,以及工厂周边经济形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由于没有经验,一般企业出口或建厂都会寻找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这也会遇到认证周期长、认证体系严格等诸多问题。日前,蔚来XPT成功获得EDS电驱动系统ISO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这一申请过程就已耗时一年。这也仅是出口欧洲的产品背书,后续产品从定点到大批量供货可能还需要长达数年时间,需要提前做好客户储备。

另外一部分企业在欧洲投资,则是考虑疫情后供应链的安全问题。

“过去,中国靠低成本,在往全球供货时才有竞争力,如今情况变得不同。”惠州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大客户管理中心兼市场与公共关系总杨勇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海外工厂的建立,包括欧洲、东南亚和北美。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嵌入到全球供应链体系,是我们眼下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总结: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其将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形态。在新一轮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经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崭露头角。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战略也将从内循环走向外循环,用双循环来驱动这个万亿产业。(文/汽车之家彭斐)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