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09:00:26 人气:
太阳能电池板能直接接逆变器吗?
可以的,
把太阳能电池直接接在逆变器上,逆变器会输出220伏市电
但是这样做会有两个缺陷
不稳定,比如来了一片云遮挡了阳光 ,你的台式机因此关机了,一个重要的未完成表格丢失了,或者电 压忽高忽低.
夜间或者阴天则无法正常使用,没有储存电能的地方
因此,你至少应该用一个小的蓄电池,让电压稳定下来,保持正常的输出,合理的方案是:配一个直流输入的ups,这样ups能直接接上太阳能电池,ups内部有一个很小的蓄电池,能够补偿短暂的输出不稳定
怎样做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的做法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组装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光伏电池组、安装逆变器、连接输电线路。
工具/材料:光伏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电池组、逆变器、电线、电网。
1、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过程包括硅片生产、切割、清洗、扩散、纺网、覆盖等步骤。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是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的,每个电池单元都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电极组成的。
2、组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电池板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电池板组。电池板组通常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串联或并联而成的,以获得所需的电压和功率。
3、安装光伏电池组:将电池板组安装在支架上,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上,以获得足够的太阳辐射。
4、安装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直流电需要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然后再输入到电网中。逆变器通常安装在室内,以便进行监测和维护。
5、连接输电线路:发电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升压、输电线路输送到电网,供应给用户使用。
关于光伏系统的组件应该怎样选择呢?
关于光伏系统的组件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在选择时,需关注以下几点:
组件类型:主要分为单晶硅电池组件、多晶硅电池组件和非晶电池组件。单晶硅组件发电效率最高,适合安装面积有限的情况,但单价较高;多晶硅组件效率次之,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安装面积较富裕的情况;非晶硅组件效率最低,一般不推荐使用。
功率与尺寸:根据系统需求和安装空间,选择合适的功率和尺寸的电池组件。单组件功率的大小和面积成正比,因此在选择功率的同时也要选择最合适尺寸的电池组件来满足安装空间要求。
重要参数:需关注电池组件的峰值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参数,确保组件与系统其他部分的匹配性。
二、逆变器的选择
逆变器负责将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传输到电网或负载上。在选择逆变器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类型:并网逆变器有集中式并网光伏逆变器和微型并网光伏逆变器两种。集中式逆变器体积较大,适合壁挂安装,功率范围大;微型逆变器小巧,可与电池组件一起就近安装,功率范围小。用户可根据系统规模和安装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
参数:需关注逆变器的最大输入功率、最大输入电压、额定输入电压、启动电压、MPPT电压范围和输出电网电压等参数,确保逆变器与电池组件和电网的匹配性。
输入输出电压等级:根据电池组件的电压等级和串并联方式确定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根据家庭用电情况选择单相或三相输出。
三、线缆的选择
线缆用于连接电池组件、逆变器和电网等部分。在选择线缆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类型:可选择光伏专用线缆,但价格较高且购买不便。短距离连接时,可采用普通线缆,但需确保安全电流符合要求。
安全电流:根据系统功率和线缆电压等级计算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例如,功率为3kw的系统,对于光伏输入线缆,逆变器的额定输入电压为DC350V时,电流约为8.57A,可选择BV2.5的线缆;对于逆变器输出线缆,逆变器的额定输出电压为AC220V时,电流约为13.63A,理论上可选择BV2.5的线缆,但为安全起见可提高一个等级,选择BV4的线缆。
四、防雷器的选择
防雷器用于保护光伏系统免受雷电侵害。在选择防雷器时,需选择光伏专用高压直流防雷器,确保防雷器的持续工作电压与光伏系统的电压等级相匹配。普通防雷器的持续工作电压较低,无法满足光伏系统的需求。
五、计量仪表的选择
计量仪表用于监测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电量。电力公司通常会为用户免费安装两块电表:一块用于计量光伏发电电量,另一块为双向计量电表,用于计量用户自己用电和卖到电网的电量。这样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每天的用电情况、发电情况和输到电网上的电量情况。
六、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专业安装:如不熟悉电气系统,最好请有资质的人员进行安装。安全操作:电池板安装完后的串并联接线最好在太阳下山后完成,避免高压触电。同时做好防雷接地工作。抗风抗雪等级:注意支架的抗风等级,北方用户还需注意抗雪等级。调试配合:调试时可与电力公司人员一起配合进行。综上所述,光伏系统的组件选择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类型、功率与尺寸,逆变器的类型与参数,线缆的安全电流与类型,防雷器的选择与匹配,以及计量仪表的监测功能等。同时,还需注意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确保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简易制作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简易制作方法如下:
一、准备材料
太阳能发电板:选择6V或12V的单晶硅太阳能发电板若干。这些发电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准备6V或12V的免维护蓄电池2个。蓄电池用于储存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的电能,以便在无阳光或阳光不足时使用。逆变器:准备一个220V逆变器。逆变器的作用是将蓄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家电可以使用的220V交流电。二、组装发电板
将太阳能发电板分成两组,每组内的发电板通过串联方式连接,以提高电压至12V(如果使用的是6V发电板)。将串联好的小组再通过并联方式连接,以增大整个发电组的电流。将安装好的发电板组固定到铁片上,并确保两组发电板安装在不同的方位,以最大化接收阳光。三、连接蓄电池
将发电组的电极引线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为蓄电池提供充电能源。为了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建议加装过充或过放保护系统。将两组蓄电池并联起来,以提高电池组的电流容量。四、连接逆变器
将蓄电池组的电源引线接到220V逆变器上,以便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五、系统测试与运行
在充足的阳光下,等待太阳能发电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中。将电源接到逆变器上,此时逆变器即可将蓄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供家电使用。通过以上步骤,即可简易制作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应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
太阳能逆变器的发展
太阳能逆变器的发展正逐步迈向技术、制造与售后为核心竞争力的寡头时代
太阳能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太阳能逆变器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从最初的众多企业激烈竞争,到现在的少数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一过程反映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市场格局的变化
在2012年,太阳能逆变器企业数量达到了近300家的巅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数字已经大幅下降。到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太阳能逆变器企业数量已经减少到约100家,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内,真正能在市场选择下存活下来的企业可能不足30家。这一变化表明,太阳能逆变器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价格竞争已经不再是主导因素,技术和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太阳能逆变器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技术领先已经成为所有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内主流逆变器企业的产品效率已经基本达到98.5%以上,这使得价格竞争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例如,一些领先的企业已经推出了太阳能逆变器保险丝外置的方法,这种改革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三、制造稳定性至关重要
除了技术创新外,制造稳定性也是太阳能逆变器企业不可忽视的核心竞争力。逆变器作为一个由众多精密元器件组成的电器,其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发电量的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高质量的元器件和精湛的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一些企业采用全新进口元器件,通过精湛的生产工艺来提高太阳能逆变器的质量,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四、售后服务成为关键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一个好的售后服务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口碑和长期合作机会。因此,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强调对于客户的服务必须到位。通过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意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五、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太阳能逆变器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制造稳定性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和定位,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太阳能逆变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太阳能逆变器行业的发展正逐步迈向技术、制造与售后为核心竞争力的寡头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企业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定位,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光伏系统逆变器的逆变原理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
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均为直流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负载直流电压的不同(如12V、24V、48V等),很难实
现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特别是民用电力,由于大多为交流负载,以直流电力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另外,光伏发电最终将实现并网运行,这就必须采用成熟的市场模式,今后交流光伏,发电系统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
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电源的要求
采用交流电力输出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四部分组成(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可省去蓄电池),而逆变器是关键部件。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要求较高: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具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而变化,蓄电池虽然对太阳电池的电压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蓄电池的电压随蓄电池剩余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而波动,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蓄电池,其端电压可在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必须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4.在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输出应为失真度较小的正弦波。这是由于在中、大容量系统中,若采用方波供电,则输出将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将产生附加损耗,许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为通信或仪表设备,这些设备对电网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当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为避免与公共电网的电力污染,也要求逆变器输出正弦波电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器,由于直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220V,在中、小容量的逆变器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12V、24V,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中、小容量逆变器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
变。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的输出都必须加升压变压器,由于升压变压器体积大,效率低,价格也较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高频升压变换技术实现逆变,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逆变,这种逆变电路的前级升压电路采用推挽结构,但工作频率均在20KHz以上,升压变压器采用高频磁芯材料,因而体积小、重量轻,高频逆变后经过高频变压器变成高频交流电,又经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得到高压直流电(一般均在300V以上)再通过工频逆变电路实现逆变。采用该电路结构,使逆变器功率大大提高,逆变器的空载损耗也相应降低,效率得到提高,该电路的缺点是电路复杂,可靠性比上述两种电路低。逆变电路的控制电路
上述几种逆变器的主电路均需要有控制电路来实现,一般有方波和正弱波两种控制方式,方波输出的逆变电源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效率低,谐波成份大。正弦波输出是逆变器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有PWM功能的微处理器也已问世,因此正弦波输出的逆变技术已经成熟。、1.方波输出的逆变器目前多采用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如SG3525,TL494等。实践证明,采用SG3525集成电路,并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功率元件,能实现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逆变器,由于SG3525具有直接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的能力并具有内部基准源和运算放大器和欠压保护功能,因此其外围电路很简单。
2.正弦波输出的逆变器控制集成电路,正弦波输出的逆变器,其控制电路可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如INTEL公司生产的80C196MC、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P16以及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16C73等,这些单片机均具有多路PWM发生器,并可设定上、上桥臂之间的死区时间,采用INTEL公司80C196MC实现正弦波输出的电路,80C196MC完成正弦波信号的发生,并检测交流输出电压,实现稳压。
逆变器主电路功率器件的选择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BJT),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和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MOSFET,因为MOSFET具有较低的通态压降和较高的开关频率,在高压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IGBT模块,这是因为MOSFET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通态电阻也随之增大,而IGBT在中容量系统中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在特大容量(100kVA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GTO作为功率元件。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