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05:30:50 人气:
3月光伏逆变器排行榜!央国企43GW 华为、阳光领先!
3月光伏逆变器排行榜!央国企43GW招标,华为、阳光电源领先!
3月,光伏逆变器市场呈现出火热态势,央国企招标项目频出,各大逆变器厂商竞争激烈。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3月1日-3月31日,约有26个光伏逆变器招标项目(标段)定标,合计容量12.51GW;同时,招标方面,华电、中核、华能、中铁集团等企业发布了25个招标项目,合计容量约30.56GW,加上其他企业招标容量,整体央国企招标容量接近43GW。在此背景下,华为、阳光电源等企业凭借出色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中标情况概览
3月,华为、阳光电源、固德威、特变电工、禾望电气、科华数据、上能电气、科士达、首航新能、株洲变流等企业共同赢得了12.51GW的光伏逆变器招标采购订单。其中,华为中标480MW,排名榜首;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标280MW,排名第二;阳光电源中标170MW,排名第三。但值得注意的是,云南能投物流并非逆变器制造商,其中标容量在此处主要作为参考,实际制造商的中标情况仍需关注。
二、央国企招标与中标分析
招标规模庞大3月,央国企发布的逆变器招标项目合计容量约30.56GW,加上其他企业招标容量,整体央国企招标容量接近43GW。其中,华电、中核、华能等企业的招标规模尤为突出,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中标企业集中在中标企业中,华为、阳光电源等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赢得了大量订单。特别是华为,在多个大型招标项目中均有出色表现,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价格竞争激烈3月逆变器中标市场呈现出价格竞争激烈的特点。例如,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招标中,上能电气的投标单价低至0.089元/W,而科华数据在中核集团2024年度光伏逆变器一级集中采购项目中的投标单价则高达0.249元/W。这种价格差异反映了逆变器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不同的投标策略。
三、重点企业与项目分析
华为华为在3月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中表现出色,中标了包括中国电建、华能、中石化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的6个项目(标段),确定中标容量480MW。此外,华为还入围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招标标段二的组串式逆变器采购项目,该项目采购容量高达9000MW,华为在三个中标人中排名第一,预计将有较大份额。
阳光电源阳光电源同样在3月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中表现出色,中标了中国电建、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华能、中核、南方电网、中石化等多家企业的9个项目(标段),确定中标容量170.41MW。其中,阳光电源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招标标段一的集中式逆变器采购项目中以0.093元/W的折合单价中标,展现了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科士达科士达在3月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中同样表现出色,中标了7个项目,成为月度黑马。科士达中标项目业主为中国电建、中石化以及中核集团,其中中石化和中核集团的集采项目采购容量均在1GW左右,科士达全部入围,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趋势与展望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光伏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逆变器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逆变器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提高效率和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具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逆变器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优势。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逆变器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3月光伏逆变器市场呈现出火热态势,央国企招标项目频出,各大逆变器厂商竞争激烈。华为、阳光电源等企业凭借出色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逆变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提高效率和性能,以应对市场挑战。
中国光伏十大“独角兽”、“瞪羚”厂商
中国光伏十大“独角兽”、“瞪羚”厂商:
一、光伏组件、电池片环节
一道新能(“独角兽”)
简介:一道新能是全球一线组件厂商,专注于TOPCon电池和组件的研发与生产。截至2023年,已拥有30GW的TOPCon电池和组件产能,位列TOPCon电池组件第一梯队。
发展:已提交IPO申请,计划募资25亿元。计划扩建14GW的TOPCon电池和组件项目,维持产能领先优势。
晶华新能源(“瞪羚”)
简介:晶华新能源是新一代N型TOPCon电池组件的领先企业,成立于2019年,已成为扬州市的名片企业。
发展:荣获扬州市“2020年度十强工业企业”称号,入选2023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瞪羚企业名单。总投资50亿元的10GW组件项目已落户安徽阜阳。
华晟新能源(“独角兽”)
简介:华晟新能源是HJT电池和组件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20年,现已投产1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能。
发展:向全球交付了超过3GW高效异质结组件产品,是HJT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英发睿能(“独角兽”)
简介:英发睿能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高效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发展:2022年估值达到14.9亿美元,上榜《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已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26亿元。
和光同程(“独角兽”)
简介:和光同程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生产和销售。
发展:五粮液已入股,初期规划32GW高效晶硅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一期项目16GW已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并实现投产。
二、硅棒硅片环节
高景太阳能(“独角兽”)
简介:高景太阳能是一家聚焦硅片环节的“独角兽”企业,由晶科能源前COO徐志群创建。
发展:背靠包括珠海华发和IDG在内的43家机构股东,上市前估值200亿元。到2023年底,硅片产能将达到75GW,并向下游的组件拓展。
云南宇泽(“独角兽”)
简介:云南宇泽是全球领先的N型硅片制造商,成立于2019年,由山西兄弟闫洪嘉和闫勇创立。
发展:2023年以11.9亿美元估值上榜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到2023年底N型硅片产能将达到50GW,未来规划产能总计达到100GW。
清电光伏(“独角兽”)
简介:清电光伏是清电集团主营光伏的板块,已经规划了90GW的硅棒/硅片产能。
发展:荣获福布斯中国《2023上半年中国新增独角兽名单》。投产硅片产能20GW,并收购了合肥长信新能源,纳入了13.2GW的TOPCon电池片产能。
三、硅料环节
青海丽豪(“独角兽”)简介:青海丽豪是一家专注于高纯晶硅生产的“独角兽”企业,成立于2021年。
发展:成功跻身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到2023年底,投产的多晶硅产能已达15万吨,主打N型硅料。
四、终端应用市场
正泰安能(“独角兽”)
简介:正泰安能是正泰旗下户用光伏产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
发展:在胡润《2023全球独角兽榜》中位列全球第176位,企业估值高达310亿元。累计用户数突破100万户,已提交IPO申请。
天合智慧(“独角兽”)
简介:天合智慧是天合光能旗下专注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主体。
发展:天合光能已发布公告筹划分拆天合智慧上市。天合智慧的投后估值已达到88.3亿元,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领军企业。
五、逆变器
麦田能源(“独角兽”)简介:麦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逆变器研发与生产的企业。
发展:2023年7月启动IPO辅导,8月凭借着超10亿元的Pre-IPO轮融资与超百亿元的最新估值,入选《福布斯2023上半年全球新晋独角兽》榜单。
以下是部分企业的展示:
这些企业凭借其在光伏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快速发展,成为了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周末研报精选
周末研报精选
1. 光伏逆变器高增及产业链相关环节梳理
IGBT国产化加速:得益于光储需求高景气,光伏逆变器需求高速增长,下游光伏逆变器厂商盈利预期良好。随着硅料供给边际改善,价格有望缓解,光伏行业旺季如期而至,全年250GW装机的目标实现可能性较高。2021年上半年,国家发布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相关方案,叠加光伏IGBT缺芯,下游逆变器龙头开始大举验证导入国产IGBT。2022年,随着华虹、中芯以及IDM厂商产能的提升,国产IGBT厂商在光伏逆变器领域的营收有望迎来数倍增长。
相关标的:
宏微科技:国产逆变器龙头的主力IGBT供应商,产能向国内切换顺利,业绩弹性充分释放。
新洁能:光伏IGBT单管在逆变器龙头份额快速提升,FRD缺芯缓解,IGBT产出充分释出。
斯达半导:抢抓分布式光伏高增机遇,光伏单管产品2022年快速放量,光伏IGBT模块已实现突破。
扬杰科技:国内光伏逆变器两大龙头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中芯绍兴扩产保障业务高增。
光伏逆变器结构件: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的“心脏”和“大脑”,结构件为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单一部件,占比25%。
相关标的:
铭利达:光伏逆变器结构件出货量百万级别以上,主要客户包括Enphase、阳光电源、昱能等。
华亚智能:向爱士惟和SMA等客户供应光伏逆变器箱体等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精密金属结构件。
祥鑫科技:已向华为、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Enphas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光伏逆变器结构件等相关产品。
2.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与新基建的交汇点
事件驱动:7月5日,深圳市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自动驾驶有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大方向,车路协同或是成本更低、实用性更强的自动驾驶发展方向。智能路侧既是自动驾驶技术下的子集,也与新基建的重点领域有较高的契合度。相关标的:
深城交:深圳本土的重要交通决策科研机构暨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牵头者,或将充分受益于智能驾驶市场的发展。
华设集团:有望受益于苏南智慧交通建设。
苏交科:具备多种智慧交通核心技术成果,若后续车路协同建设市场不断扩容有望从中受益。
3. 虚拟电厂
政策驱动:2022年6月21日,山西能源局印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是国内首份虚拟电厂运营管理文件。7月8日,市监局等16部门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虚拟电厂或是其中重要一环。虚拟电厂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把分散在电网中的电源、负荷、储能资源等整合起来,合并作为一个特别的电厂参与电网运行。相关标的:
国能日新:功率预测软件龙头,已推出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
浙大网新:多次成功中标“虚拟电厂”需求响应设备定制化模块采购项目。
积成电子: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可用于虚拟电厂建设的相关环节。
4. 复合铜箔:迎来首个规模化量产项目
事件驱动:7月6日,宝明科技公告拟60亿投建锂电池复合铜箔生产基地,意味着复合铜箔将迎来首个规模化量产项目,产业化进入第三阶段。相比传统电解铜箔,复合铜箔具有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相关标的:
宝明科技:公告拟60亿投建锂电池复合铜箔生产基地。
东威科技:在PET镀铜设备领域技术领先,已与下游知名客户开展长期合作。
诺德股份:与道森股份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技术合作包括复合铜箔产品等。
万顺新材:已在镀膜设备开展双面铜箔工艺研发,样品已送下游电池企业验证。
双星新材:生产的超薄聚酯薄膜基膜可用于复合铜箔,生产的PET铜箔已向客户送样测试。
5. 百度大会前瞻:AI深耕万物,自动驾驶将迎重磅发布
事件驱动:百度宣布2022百度世界大会将于7月21日上午9点线上召开,将探索AI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和落地,并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将有一个重磅发布。百度Apollo已获国内首个自动驾驶收费订单,并首批获得北京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许可。相关标的:路畅科技、金溢科技、华锋股份、中海达、高鸿股份、银江技术、天迈科技、千方科技、雷科防务。
6. 医药:2022行业中期策略
核心观点:当前医药板块机构持仓在底部,医药生物超配比例仅4%左右,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UVL事件后,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医疗服务价格提升有望成为未来2-3年改革主线。相关标的:
皓元医药:国内稀缺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领域+布局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65/3.96/5.82亿元。
贝达药业:中国第一批创新药公司,深度布局肺癌领域,预计2022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59亿、6.84、9.23亿元。
三星医疗: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得到验证,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9.3、11.7、14.8亿元。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