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18:11:05 人气:
网上国网电力知识:电力工程的防雷妙招妥妥的!
网上国网电力知识:电力工程的防雷妙招
雷电灾害是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轻者导致线路闪络跳闸,重者破坏电气设备,引发燃烧、爆炸、火灾等直接灾害。因此,在电力系统中,防雷设计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力工程中的防雷妙招。
雷击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雷击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绕击雷、反击雷和感应雷。
绕击雷: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打在导线上,造成线路故障。反击雷:雷电击打在避雷线或杆塔上,导致地线和杆塔电位升高,反而向导线放电,引发故障。感应雷:雷电并未直接击中线路杆塔,而是击在杆塔附近地面,形成瞬时抬升的感应电压,击穿绝缘,导致跳闸。电力工程防雷击措施输电线路工程架设地线
地线(避雷线)是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关键。它必须覆盖所有导线,形成保护伞效应。
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和输电线路型式,设计不同大小的保护角,避免绕击。
防雷保护角的设计需考虑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确保在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满足安全要求。
降低接地电阻
架设地线后,需将地线、杆塔接地,并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以迅速泄导雷电流。
根据设计规范,雷季干燥时,有地线线路的杆塔工频接地电阻应满足一定要求,具体数值与土壤电阻率有关。
安装线路避雷器
避雷器可替代绝缘子串泄导雷电流,避免绝缘子串被击穿。
过电压泄放完毕后,避雷器截断工频续流,防止线路跳闸。
变电站工程采用避雷针
避雷针吸引下行雷电通道,将雷电流经引下线及接地装置疏导到大地,保护范围内物体免遭直接雷击。
超高压变电站需采用多支高度不等的避雷针或多跨避雷线进行联合保护,防雷设计逐渐演进到三维防雷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架设避雷针
防止直击雷对光伏电站的伤害,同时考虑防止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光伏发电系统。
组件接地
光伏组件和金属部件间保持隔离距离,组件接地孔用于组串之间连接,与金属支架连接。
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逆变器和配电箱接地电阻小于4Ω。
逆变器接地
工作接地接到配电箱PE排上,保护接地做重复接地,确保逆变器和操作人员安全。
配电箱侧接地
防雷接地:由熔断器或断路器和防雷浪涌保护器构成,保护感应雷电或直接雷等电涌。
箱体接地: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可靠。
雷电活动高发期安全提示春季雷电活动进入高发期,建议避开铁塔、大树,不站在山顶,不涉水,远离电力设施,不佩戴和手持金属物品,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减少电器使用,以降低雷害风险。
通过以上防雷妙招,电力工程能够有效抵御雷电灾害,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逆变器安装调试全攻略,看这一篇就够!
光伏逆变器安装调试全攻略
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装与调试步骤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详尽的光伏逆变器安装调试全攻略,旨在帮助您更好地建设和维护光伏系统。
一、光伏逆变器的重要作用
光伏逆变器不仅负责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还具备以下多重功能:
MPPT功能:通过内置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功能,实时调整光伏组件的工作点,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大功率状态,最大化发电效率。并网同步:将生成的交流电同步到电网电压和频率,确保并网发电的安全和稳定。多重保护: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功能,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或切换,避免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数据监控:现代逆变器通常配备数据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系统的运行状态,便于用户了解系统性能和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二、安装步骤
固定逆变器
安装支架安装:按照逆变器的安装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螺丝等连接件将安装支架固定在预先选定的安装位置上,保证支架安装牢固、水平。可借助水平仪进行校准,避免因安装不平导致逆变器运行出现异常或内部部件受力不均。
逆变器就位:将光伏逆变器小心搬运至安装支架上,使用配套的固定螺丝将逆变器与支架可靠连接。拧紧螺丝时要按照规定的扭矩要求操作(一般可参考设备说明书提供的扭矩值),防止螺丝松动或因过紧损坏设备外壳等结构。
电缆连接
直流电缆连接
光伏组件侧:在光伏组件的输出端,根据正负极标识,剥去直流电缆合适长度的绝缘外皮(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导线),然后使用压线钳将电缆端子压接牢固,再将其对应连接到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输出接线柱上,并拧紧螺丝确保接触良好。可以涂抹适量的导电膏来降低接触电阻。
逆变器直流侧:将从光伏组件引来的直流电缆另一端引至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口,剥线、压接端子后,按照逆变器上标注的正负极准确接入相应端口。连接完成后要再次检查连接是否牢固,防止虚接产生发热等问题。
交流电缆连接
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根据逆变器交流输出的相数、电压等规格以及连接目标(电网配电箱或用电设备),剥去交流电缆端部的绝缘外皮,压接好相应的端子,然后将其对应接入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口。依照端口标识分清相线、零线和地线进行准确连接,连接螺丝要拧紧到位。
电网或用电设备侧:将交流电缆的另一端按照电气规范要求连接到电网配电箱的对应进线端子(需由专业电工严格按照电力接入流程操作),或者连接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接口(确保相序等正确)。连接过程中注意做好绝缘防护措施,避免漏电隐患。
接地电缆连接:选取合适规格且长度合适的接地电缆,一端可靠连接在逆变器的接地端子上,另一端连接到场地已有的接地装置上。连接点要确保接触良好,接地电缆要尽量短直,以降低接地电阻,保证接地效果。
布线整理
使用电缆桥架、线槽或扎带等对连接好的电缆进行整理,使电缆排列整齐、有序。避免电缆相互缠绕、拖地或受到外力挤压等情况,既方便日常查看和维护,也能减少因电缆杂乱引发的安全风险。对于户外电缆,还需考虑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如穿管保护等)来应对风吹日晒、雨水侵蚀等环境因素影响。
三、调试步骤
初次上电前检查
外观检查:仔细查看逆变器整体外观,确认安装过程中有无外壳损坏、螺丝松动、部件缺失等情况。检查各电缆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有无明显的破损、短路迹象,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电气参数核对:再次核对光伏组件的直流输入参数、电网或用电设备的交流输出参数与逆变器的设计匹配情况,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同时检查接地系统是否连接可靠,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内部设置检查:查看逆变器的默认设置参数(如工作模式、保护阈值等),确保相关参数符合实际应用场景要求。例如,根据所在地区电网规定设置合适的并网频率、电压范围等参数。
初次上电
接通直流电源:在确保各项检查无误后,先缓慢合上光伏组件至逆变器直流侧的开关(若有多个组串开关,可依次逐个合上)。观察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指示灯,查看是否有异常报警信息。若有报警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解决。
接通交流电源:待直流输入正常稳定后,再闭合逆变器交流输出至电网或用电设备的开关。此时观察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指示灯及运行状态指示灯,查看设备是否正常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有无故障提示。同时可以使用万用表等工具简单测量交流输出电压、频率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功能测试
功率输出测试:在阳光充足等正常工况下,通过逆变器的操作面板或配套监控软件查看其实际功率输出情况。对比理论计算的功率值,判断逆变器是否能正常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按预期输出功率。若功率输出明显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光伏组件、电缆连接、逆变器内部电路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保护功能测试:人为模拟一些故障情况(如过压、过流、短路等),观察逆变器是否能够及时触发相应的保护机制(如停止输出、报警提示等)。待故障排除后能否自动恢复正常运行,以此验证逆变器的保护功能是否可靠有效。
通信功能测试:如果逆变器具备远程通信功能,按照说明书配置好通信参数后,尝试与相应的监控系统或手机APP等进行连接。查看能否正常上传和获取逆变器的运行数据,确保远程监控功能可用。
运行监测与优化
持续观察:在逆变器正常运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定期查看其运行状态,记录各项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例如温度过高可能提示散热不良,需要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参数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需求,结合逆变器的操作手册,可以对一些运行参数进行适当优化调整。比如功率因数调节、输出电压微调等,以提高逆变器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
注意事项
在整个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务必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手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避免损坏逆变器或相关部件。在进行电缆连接和布线整理时,注意做好绝缘防护措施,避免漏电或短路等安全隐患。在初次上电和功能测试阶段,要仔细观察逆变器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灯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步骤的详细阐述,相信您已经对光伏逆变器的安装与调试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请结合具体情况和逆变器的操作手册进行灵活应用,确保光伏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逆变器,汇电箱,地线安装
逆变器、汇电箱、地线安装
逆变器、汇电箱以及地线的安装是光伏发电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共同确保了电能的稳定转换、汇集与安全传输。以下是对这三个安装环节的详细解析:
一、逆变器安装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家庭或电网使用。在安装逆变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址:逆变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固定:逆变器应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确保其稳固不晃动,避免因震动或外力影响而损坏。接线:逆变器的接线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确保正负极连接正确,且接线牢固可靠。同时,应注意电气安全,避免触电风险。调试:安装完成后,应对逆变器进行调试,检查其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其保护功能正常。二、汇电箱安装
汇电箱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汇集多路光伏组件输出电流的装置,其安装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位置选择:汇电箱应安装在靠近光伏组件且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同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固定方式:汇电箱应采用合适的固定支架或挂墙安装,确保其稳固可靠。接线规范:汇电箱的接线应清晰明了,各回路应标识清晰,便于后续维护和检修。同时,应注意电气安全,确保接线牢固且符合电气规范。防护措施:汇电箱应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尘等,以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三、地线安装
地线安装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电气事故和雷击事故的发生。在安装地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接地体选择:接地体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铜棒、铜板或镀锌钢管等,并确保其埋设深度符合规范要求。接线方式: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导线与接地体连接,且连接点应牢固可靠。同时,应注意避免地线与其他导线混淆或接触。接地电阻测试:安装完成后,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阻值符合规范要求。若阻值过大,应采取相应的降阻措施。定期检查:地线作为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总结
逆变器、汇电箱以及地线的安装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共同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安装完成后,还应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工作,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专业的安装团队和严谨的安装流程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在选择安装团队时,应优先考虑其专业性和经验水平,以确保系统的安装质量和后续维护服务。
安装光伏之后可能出现什么危害情况?
安装光伏后的常见危害及应对方案
一、设备老化与效率下降
光伏组件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老化、龟裂或热斑效应,导致发电效率降低20%以上。逆变器通常在5-8年出现性能衰减,建议每两年通过专业设备检测组件功率衰减率,超出厂家质保标准(多数为每年衰减不超过0.8%)应及时维权。
二、建筑结构隐患
普通瓦片屋顶可能存在超载风险,水泥预制板屋顶需确保承重>30kg/m²。分布式光伏安装后需防范雷击概率增加,应配备III类防雷系统,接地电阻≤4Ω。部分案例显示鸟类会在组件底部筑巢,可采用网格防护装置提前预防。
三、电气安全风险
直流电弧可能引发明火,选择通过UL1699B认证的快速关断设备可降低风险。雨季时组件表面漏电流可能达0.1mA/kW,需配置剩余电流监测装置。建议每月检查接线盒防水性能,发现盒体温度超过85℃必须停机检修。
四、发电波动影响
冬季雾霾天气发电量可能下降70%,搭配10kWh储能系统可维持普通家庭8小时用电。并网时注意电压波动不超过±7%,农村电网建议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追踪每串组件发电数据,及时发现故障支路。
光伏板的硅材料回收技术已实现95%材料再利用,双面发电组件能使单位面积发电量提升15%-30%。建议选择具备智能IV曲线诊断功能的新型逆变器,可在15分钟内定位故障组件位置。并网协议需明确发电量超出额定功率时的调度责任,避免法律纠纷。
光伏组件边框接地施工工艺
光伏组件边框接地是光伏电站安装中关键的步骤之一,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如何正确进行光伏组件边框接地的详细步骤:
1. 组件边框接地
传统观念认为,由于组件边框和支架通常由金属制成,会自然导电,因此仅对支架接地即可。然而,组件边框通常有防腐蚀镀层,这并不满足接地要求。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组件可能会老化,导致漏电流增大或对地绝缘阻抗降低。如果边框未接地,可能在数年后导致逆变器报告故障,影响系统正常发电。
2. 组件支架接地
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而逆变器和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对于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可以添加降阻剂或选择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进行接地。
3. 逆变器侧接地
- 工作接地(PE端)通常连接到配电箱的PE排上,并通过配电箱进一步接地。
- 保护接地逆变器机身的右侧有一个接地孔,用于重复接地,以保护逆变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4. 配电箱侧接地
- 防雷接地交流侧的防雷保护通常由熔断器或断路器以及防雷浪涌保护器构成,用于保护系统免受感应雷电、直接雷击或其他瞬时过压的影响。SPD的下端应接到配电箱的接地排上。
- 箱体接地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其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黄绿色铜线连接。
总结:光伏电站的系统接地应从组件侧、逆变器侧和配电箱侧三个维度进行,以确保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并减少后期的不必要的运维工作。
光伏系统如何做好防雷接地
光伏系统如何做好防雷接地
光伏系统的防雷接地是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雷电作为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对光伏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以下是从直流侧、逆变器侧和配电箱侧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做好光伏系统的防雷接地。
一、直流侧的接地
组件之间边框做跨接
光伏组件之间的边框应使用跨接线进行连接,确保电流能够顺畅流通。这有助于防止因组件边框电位差引起的电击风险,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接地效果。
组件与支架做有效连接
光伏组件应牢固地安装在支架上,并确保组件边框与支架之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这可以通过使用压块、螺栓等连接件实现,以确保组件与支架之间的接地连续性。
支架接地
光伏支架应使用专用的接地线连接到接地系统。接地线应选用符合要求的镀锌扁钢或镀锌圆钢,并确保埋入地下的深度达到规定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以满足防雷接地的需要。
二、逆变器侧接地
工作接地
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地线应确保接线到位,不能虚接或漏接。这是保证逆变器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的重要措施。
保护接地
逆变器外壳上应设有可视化的接地孔,用于重复接地。这可以双重保护逆变器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因雷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电击风险。
三、配电箱侧的接地
SPD浪涌接地
配电箱中应安装SPD(浪涌保护器),用于防止雷击引起的过电压对系统造成损害。SPD的下端必须连接到配电箱的接地排上,确保接地良好。
箱体接地
配电箱的柜门与柜体之间应做跨接线,确保可靠接地。同时,配电箱内设备所有的接地线均应与PE排连接,再由PE排引出,以确保整个配电箱的接地系统完整有效。
四、接地不良的后果及建议
接地不规范会造成逆变器报错:如面板对地绝缘阻抗过低(ISO)、继电器检测异常等,会直接影响机器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电站的收益。接地不规范对人身或财产产生危害:在雷击等极端情况下,接地不良可能导致电击风险或设备损坏。建议:交、直流接地应分开做,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应注重安装的细节,提高安装质量,并定期进行运维检查,以降低后期运维风险和电站损失。
综上所述,光伏系统的防雷接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做好直流侧、逆变器侧和配电箱侧的接地措施,可以确保光伏系统在雷电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380V逆变器接入市电220V可以工作吗?
**380V逆变器能否接入市电220V需要根据逆变器的类型和设计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 1. **明确逆变器的输入/输出类型**
- **输入类型**:
- **直流输入型**:多数逆变器为直流转交流(如12V/24V/48V DC转380V AC)。若你的逆变器属于此类,**无法直接接入220V市电**(交流电),需先通过整流器将220V交流转换为匹配的直流电压。
- **交流输入型**(罕见):少数逆变器支持交流输入(如工频逆变器),但需确认其输入范围是否包含220V AC,且输出是否为380V AC。
- **输出类型**:
- 若逆变器输出为380V交流电,而市电为220V,**直接并网或连接设备存在风险**(电压不匹配可能烧毁电器)。
### 2. **常见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 **场景1:用市电220V为380V逆变器供电**
- **需额外设备**:使用AC-DC整流模块将220V市电转换为逆变器所需的直流电压(如输入要求48V DC,则需220V AC转48V DC的电源)。
- **功率匹配**:确保整流器功率 ≥ 逆变器额定功率(例如逆变器3000W,整流器需≥3000W)。
- **场景2:将逆变器380V输出接入家庭220V电路**
- **禁止直接连接**:电压不匹配会损坏电器,且违反电力安全规范。
- **可行方案**:通过380V/220V变压器降压,但需注意:
- 变压器功率需 ≥ 逆变器输出功率;
- 逆变器输出波形(正弦波/修正波)需与变压器兼容;
- 系统效率降低约10%-15%。
### 3. **关键风险与注意事项**
- **电气安全**:
- 错误接线可能导致短路、火灾或触电,操作前务必断电并使用万用表验证线路。
- 确保所有设备接地良好(接地电阻 ≤4Ω)。
- **法规合规**:
- 若并网使用,逆变器需符合当地并网标准(如中国GB/T 19964-2012),并取得电力部门许可。
- **设备保护**:
- 在逆变器输入端加装保险丝(额定电流的1.25倍)及防反接模块。
- 输出端配置过压/欠压保护器(动作阈值设为±10%额定电压)。
### 4. **替代建议**
- **更换适配逆变器**:若需从220V市电获取380V电源,建议直接购买220V输入转380V输出的升压变频器(价格约500-2000元,视功率而定),而非改造现有逆变器。
- **专业咨询**:联系逆变器厂家技术支持,提供具体型号参数(如输入电压范围、输出波形、额定功率),获取定制方案。
**结论**:
普通380V逆变器**不可直接接入220V市电**,需通过整流、变压等额外设备改造,且存在安全与效率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匹配市电电压的专用设备,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什么是UPS
UPS系统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其主要作用包括:
应急使用:防止电网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改善电源质量:消除市电网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暂态过电压、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电源。UPS的分类主要包括:
后备式UPS:在市电正常时,逆变器不工作,仅对市电电压幅度波动有所改善。当市电异常时,切换为蓄电池供电。具有利用率高、噪音低、价格便宜等特点,但供电质量较差。在线式UPS:无论市电正常与否,逆变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能对电网供电起到“净化”作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但价格较贵。在线互动式UPS:基于在线式UPS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逆变器和输出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对电源起到滤波及削波作用,具有优越的电源保护功能。科学合理地使用UPS,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故障率,需注意以下几点:
市电电压要求:市电电压的波动范围应符合UPS输入电压变化范围的要求。接地要求:为防止干扰和保护安全,UPS必须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工作环境:保持清洁,环境温度要求在0℃~40℃,湿度为10%~90%。初次使用或久放后使用:必须先接入市电,对UPS蓄电池进行浮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10小时以上。正确的开机步骤:先开启UPS的市电开关,再逐一打开负载,最后开启UPS前面板开关。正确的关机顺序:先逐个关闭负载,再关闭UPS前面板开关,最后关闭UPS市电开关。注意后备式UPS的使用:尽量避免后备式UPS过载运行。标准型UPS的使用:当市电异常而转为UPS供电时,应及时关闭负载。负载类型:UPS适合带电容性负载,不适合带电感性负载。在线式UPS可带适当的电感性负载,但需适当加大UPS的容量。适当的带载量:UPS不宜长期处于满载或轻载状态下运行,适当的带载量应为UPS额定容量的50%80%。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