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12:01:35 人气:
安装光伏发电站可以缓解企业的限电情况吗?
光伏发电站能缓解企业的限电的问题吧一般来说,主要是他的光伏板,他是只有白天才会发电,晚上就不能发电,然后企业就没电。所以一般光伏板的发出来的电,他是只有直邮电压,只有电压,他就不能使用在那些用电器上面,需要借助逆变器转换成正弦波的交流电。一般逆变器功率越大越好,可以带动企业的这些设备或者是。这些驱动设备考虑好逆变器一般来光伏板的特性是在白天工作。晚上没有光不可工作考虑先准备好蓄电池12伏根据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要输入电池,电压和电池充电的电压,充电的电压是从光伏板,然后进来,然后给电池充电,然后充满电,然后再接着晚上用这样子就解决主要是电池容量先可能会考虑电池容量,要多次串联才会高达的序号,如果是企业需要24小时工作,电池数量应该最少是12节全部并联串联。12节并联然后把两个24伏的电池全部串联,然后从这个正极到另外一个电池的负极。就是增加电压就是24伏,根据逆变器的工作,电压如果逆变器的工作电压是需要在12伏以内即可工作,工作电压有时候会不同,可能要12伏,可以适当减少电瓶的数量。从24节然后减少乘12节不过一般来说,根据的用电量取决于个逆变器的工作的用电量由于白天是可以给电池充电,一般来说,可以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工作不影响企业用电。一般如果是企业是休息假期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时候工厂没什么工作,机器没有运作,一般来说,光伏板给电池充电充满,只需要在7个小时充满电,然后充到12伏然后剩下的充满时间的电池的一般还会仍然会由于电池是采用并联的方式,电池容量比较大,所以充电的速度也比较慢。
何谓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当太阳能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充裕时,可将剩余电能馈入公共电网,向电网供电(卖电);当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的电力不足时,由电能向负载供电(买电)。由于向电网供电时与电网供电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有逆流光伏发电系统。无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无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即使发电充裕也不向公共电网供电,但当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不足时,则由公共电网向负载供电。切换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所谓切换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实际上是具有自动运行双向切换的功能。一是当光伏发电系统因多云、阴雨天及自身故障等导致发电量不足时,切换器能自动切换到电网供电一侧,由电网向负载供电;二是当电网因为某种原因实然停电时,光伏系统可以自动切换使电网与光伏系统分离,成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状态。有些切换型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在需要时断开为一般负载的供电,接通对应急负载的供电。一般切换型并网发电系统都带有储能装置。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在上述几类光伏发电系统中根据需要配置储能装置。带有储能装置的光伏系统主动性较强,当电网出现停电、限电及故障时,可独立运行,正常向负载供电。因此带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作为紧急通信电源、医疗设备、加油站、避难场所指示及照明等重要或应急负载的供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是怎样的?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电池方阵并网逆变器组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将电能输入公共电网。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比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减少了其中的能量消耗,节约了占地空间,还降低了配置成本。值得申明的是,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很大一部分用于政府电网和发达国家节能的案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因而没有太大发展。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
在微网中运行,通过中低压配电网接入互联特/超高压大电网,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特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必要条件是,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相同。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转换率和使用寿命是决定太阳电池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组件设计: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215:1993标准要求进行设计,采用36片或72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串联以形成12V和24V各种类型的组件。该组件可用于各种户用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电站和并网光伏电站等。
光伏学习3
光伏学习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光伏储能系统详解
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指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能,并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系统。根据系统是否允许向电网逆流,可以分为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无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当光伏电池产生的电力超过负载需求时,多余的电力可以逆流回电网。这种系统灵活性较高,但可能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如线路潮流难以预测、系统保护受影响以及电能质量下降等。
无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逆变器,确保光伏电池产生的电力仅供给本地负载使用,不会逆流回电网。这种系统对电网的影响较小,但可能需要在负载需求较低时通过电网补充电力。
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配置储能装置(如蓄电池),该系统可以在光伏电池产生的电力过剩时储存电能,在电力不足时释放电能,从而实现对电网的更好调节和支撑。这种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光伏储能系统的类型与应用
光伏储能系统是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释放的系统。根据应用场景和储能方式的不同,光伏储能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离网储能系统(自发自用):该系统独立于电网运行,适用于偏远地区或电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直接供给负载使用,多余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并离网储能系统(灵活使用):该系统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运行。在电价峰值时段,光伏电池产生的电力可以优先供给负载使用;在电价谷值时段,多余的电力可以储存到蓄电池中,以便在电价高峰时段使用。这种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并网储能系统:该系统并网运行,通过逆变器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接入电网。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配置储能装置,以便在电网故障或电力不足时提供电力支持。
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配置在光伏系统直流侧的储能和配置在光伏系统交流侧的储能。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取决于系统规模、应用场景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三、光伏储能系统的供用电管理模式
光伏储能系统的供用电管理模式对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常见的供用电管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光伏电能优先供给蓄电池和负载:在这种模式下,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首先用于给蓄电池充电,其次用于供给负载使用。当蓄电池充满且负载需求得到满足后,多余的电力可以反馈给电网。
负载优先使用光伏电能和蓄电池电能:在这种模式下,负载首先使用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当光伏电能不足时,再使用蓄电池中的电能;当两者都不足时,再从电网中获取电力。
负载优先使用光伏电能和电网电能:在这种模式下,负载首先使用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当光伏电能不足时,再从电网中获取电力;当电网电力也不足或电价较高时,再使用蓄电池中的电能。
无光伏时,负载的用电管理模式通常为蓄电池优先供电,其次从电网中获取电力。当蓄电池电量不足且电网电力也不足时,可能需要采取限电措施或启动备用电源。
综上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光伏储能系统是光伏发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配置和应用这些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更好调节和支撑,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用电管理模式,以实现系统的最优运行。
新能源接入配电网 “堵” 不住?智慧能源平台祭出 “疏通” 绝招
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堵”不住?智慧能源平台祭出“疏通”绝招
随着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电力设施的大规模并网,传统10kV配电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能源接入带来的“高渗透、强波动、多交互”特性,使得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然而,智慧能源平台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政策驱动:新型配电网迎来“智慧化”刚需
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GB/T 45418-2025),从分布式电源并网、新能源消纳、充换电设施到二次系统协同,全方位提出了技术规范,旨在推动配电网向可靠供电、清洁能源高接纳、多元负荷灵活适应的智能化、绿色化模式升级。政策要点包括:
分布式电源并网:明确防孤岛保护、电压穿越能力等硬性指标,要求储能接入符合GB/T 36547标准。新能源消纳:强调“就近接入+就地消纳”,承载力不足时需改造配电网。充换电设施:鼓励有序充电、车网互动(V2G),支持配电网功率调节。二次系统:要求兼容光伏、储能、充电桩的协同控制,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二、安科瑞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的“新型配电网基建”
安科瑞作为新能源配套领域的探索者,推出了覆盖“光伏-储能-充电”全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构建了新型10kV配电网模型。该方案通过“保护+监测+控制+云平台”四层架构实现系统闭环,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
分布式光伏:从“即插即用”到“精准管控”
Acrel-1000DP监控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安全防护-调度对接”全流程管理。
核心设备:
AM5SE-IS防孤岛保护装置:2秒内切断非计划孤岛,防止电网事故扩大。
APView500PV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2-63次谐波、电压暂降等10+项指标,保障并网电能质量。
光功率预测系统:结合天气预报和历史数据,实现短时/超短时功率预测,误差低于5%。
储能系统:安全为基,智能为核
设计逻辑:“保护+能效+协同”。
双重保护机制:
AM5SE-IS防孤岛保护:兼具防逆流监测,确保电网故障时快速解耦。
AM6-L微机保护装置:提供电流电压保护、非电量保护,覆盖储能系统全运行场景。
智能管理中枢: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整合储能、光伏、负荷数据,支持多种策略,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有序充电:从“野蛮生长”到“电网友好”
APSMS平台:通过“负荷调控+价格引导”实现有序充电。
硬件矩阵:提供全功率段交直流充电桩,支持灵活配置。
软件策略:结合变压器负荷率和峰谷电价,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过载跳闸,降低用户充电成本。
三、AcrelEMS3.0平台:新型配电网的“智慧大脑”
作为整套方案的核心枢纽,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云-边-端”三级协同,实现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
三层架构解析:
终端层: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充电桩等设备执行本地控制策略。
边缘层:实时执行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限电模式等本地策略,响应时间<1秒。
云端层:基于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电价波动等数据,优化全局策略,动态调节光伏出力、储能充放电和充电桩功率。
核心功能亮点:
综合监控:一张图展示实时数据,异常状态秒级告警,历史事件可追溯。
能源分析:提供多维度报表,辅助用户评估项目收益。
优化调度:以分钟级精度生成功率计划,实现“源网荷储”动态平衡。
四、未来展望:从“单一管理”到“虚拟电厂”
随着《导则》推动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安科瑞方案正从“场站级管理”向“区域级协同”延伸。通过AcrelEMS3.0平台聚合分布式资源,未来可接入虚拟电厂(VPP)网络,参与电网调峰、需求响应等辅助服务,实现“用户侧资源-配电网-大电网”的三级互动。这不仅将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更将重构能源市场格局,推动电力系统向低碳化、弹性化转型。
什么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也有分散式小型并网发电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是并网发电的主流。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它是将太阳辐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白天有日照时,太阳能电池方阵发出的电经过并网逆变器将电能直接输送到交流电网上,或将太阳能所发出的电经过并网逆变器直接为交流负载供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在半导体PN结上,由于P-N结势垒区产生了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产生在势垒区中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或产生在势垒区外但扩散进势垒区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在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各自向相反方向运动,离开势垒区,结果使P区电势升高,N区电势降低,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压和电流,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利用清洁干净、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太阳能发电,不耗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有限的含碳化石能源,使用中无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和谐,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发电能馈入电网,以电网为储能装置,省掉蓄电池,比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建设投资可减少达35%一45%,从而使发电成本大为降低。省掉蓄电池避免了蓄电池的二次污染,并可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伏组件及系统性能指标
组串电流离散率:
根据逆变器组串电流的离散率,评估逆变器运行稳定性。
离散率≤5%为运行稳定;5%<离散率≤10%为运行良好;10%<离散率≤20%为运行待提高;离散率>20%为运行必须改进。
光伏方阵效率:
表示光伏方阵的能量转换效率,即光伏方阵输出到逆变器的能量与入射到光伏方阵上的能量之比。
数值越高,表示光伏方阵转换能量的能力越强。
逆变器转换效率:
指逆变器将直流电量转换为交流电量的效率。
是评估逆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性能比(PR):
性能比 = 实际交流发电量 / 理想状态直流发电量。
反映光伏系统自身的性能和质量,包括系统的电器效率、组件衰降、遮挡情况等因素。
二、太阳能资源指标
平均风速:
在统计周期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反映光伏电站所处环境的风力状况。
平均气温:
在统计周期内通过环境监测仪测量的光伏电站内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
相对湿度:
指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
水平面总辐射量:
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水平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倾斜面总辐射量:
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日照时数:
在统计周期内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或超过120W/m²的时间总和。
三、电量指标
理论发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入射到光伏方阵中的太阳辐射按电池组件峰瓦功率转换的发电量。
发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光伏电站各支路电流表计量的有功电量之和。
上网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电站向电网输送的全部电能。
购网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由光伏电站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光伏电站输送的电能。
逆变器输入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光伏方阵中向逆变器输入的直流电量。
逆变器输出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发电单元出口处计量的交流输出电量。
四、能耗指标
厂用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站用变压器计量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量。
厂用电率:
厂用电量占光伏电站发电量的百分比。
综合厂用电量:
在统计周期内,电站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电量。
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占光伏电站发电量的百分比。
光伏方阵吸收损耗:
光伏方阵按额定功率转换的直流输出电量与逆变器输入电量的差值。
逆变器损耗:
逆变器将光伏方阵输出的直流电量转换为交流电量时所引起的损耗。
集电线路及箱变损耗:
从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到支路电表之间的电量损耗。
升压站损耗:
从支路电表到关口表之间的电量损耗。
五、设备运行水平指标
综合效率:
光伏电站上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比值。
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污染、安装倾角、方位角等。
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离散率:
评估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大出力:
电站并网高压侧有功功率的最大值。
六、电站经营指标
单位千瓦成本费:
电站成本费用与电站装机容量之比。
单位千瓦材料费:
电站三项可控费用中材料费与电站装机容量之比。
单位千瓦修理费:
电站三项可控费用中修理费与电站装机容量之比。
单位千瓦其它费用:
电站三项可控费用中其它费用与电站装机容量之比。
电网限电弃光率:
电网限发弃光电量占实际发电量与电网限发弃光电量之和的百分比。
故障弃光率:
因光伏电站内设备故障导致发电单元停运产生的弃光电量占实际发电量与故障弃光电量之和的百分比。
以下是相关展示: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涵盖了光伏组件及系统性能、太阳能资源、电量、能耗、设备运行水平以及电站经营等多个方面,为全面评估和优化光伏电站的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光伏设计光伏电站超配及弃光PVsyst分析方法
光伏电站超配及弃光PVsyst分析方法
光伏电站的超配设计是降低初始投资和度电成本、提升光伏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在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中,超配主要涉及直流侧超配和交流侧超配。为了准确分析超配带来的损失和限发情况,PVsyst软件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
一、光伏电站超配概述
超配主要是指直流侧超配,即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与逆变器额定容量之比。根据太阳能资源地区的不同,超配比也有所差异。我国一类太阳能资源地区超配比不宜超过1.2:1,二类地区不宜超过1.4:1,三类地区不宜超过1.8:1。具体项目的容配比优选需综合考虑当地光资源、地理条件、设备选型、系统损耗、工程造价、上网电价、限发情况等因素。
二、PVsyst分析方法
直流侧超配损失分析
建立项目模型:在PVsyst中,首先建立项目地点和气象信息,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以获取准确的气象数据。
系统配置:进行组件和逆变器设备选型,设置系统配置(容配比)和损失项。在损失项设置中,通过老化选项卡可以调整衰减及匹配损失设置,并设置模拟年份。
模拟运行:运行模拟后,读取报告,直流侧限功率损失可查看InverterLossOverNominalInv.Power对应的损失项。
限功率运行逐年模拟
并网功率限制:在PVsyst的能量管理选项卡中,设置并网功率限制。可以选择在逆变器处限制输出,或在并网点处限制上网功率。
模拟分析:应用并网限功率模式进行模拟,并设置限制的功率值。分析每年限功率的情况,在老化设置中,选择第N年模拟,查找报告中能量流损失图最后一项,即可看到因逆变器超配和并网点限电造成的发电量损失。
逐年逐小时功率分析
取消限功率模拟:在并网功率限制中,取消限功率模拟,按照正常模式进行模拟分析。
数据分析:调取8760个小时的数据,分析筛选并网点功率超过设置功率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逆变器超配损失情况以及并网点限发损失情况。这种方法虽然繁琐,但便于获取详细的过程信息。
老化工具模拟
设置模拟参数:在高级仿真模块中,使用老化工具进行模拟。设置模拟周期(每几年模拟一次)和模拟年限(总的年数)。周期越短,分析数量越多,模拟用时越长;总年数越多,用时也越多。
模拟与报告:选择周期和总年数后,进行模拟。模拟完成后,在报告中查阅模拟年限内组件逐年衰减参数、每年发电量及PR值。若需查找逐年的超配损失数据,需设置模拟周期为1年并生成报告。
三、总结
光伏电站的超配设计包括直流侧超配、交流侧超配以及交直流组合超配,旨在降低光伏电站的造价。在弃光和限发损失方面,需考虑逆变器限发损失和并网点最大功率限制的限发损失。PVsyst软件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限功率运行分析、老化工具模拟和逐年逐小时功率分析,有助于准确评估超配带来的损失和限发情况,为光伏电站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内容详细阐述了光伏电站超配及弃光PVsyst分析方法,包括超配概述、PVsyst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总结,同时插入了相关以辅助说明。
谁知道什么电源可以给电褥子供电,宿舍没有电,想用电褥子。
可以给电褥子供电的电源方案,在宿舍没有电的情况下,主要可以考虑使用逆变器和储能电源(如便携式充电宝配合逆变器),但需注意宿舍的限电政策和安全使用。
一、使用逆变器
原理: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驱动需要交流电供电的设备,如电褥子。如果宿舍允许使用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充电宝等直流电源,那么可以通过逆变器将这些直流电源转换为电褥子所需的交流电。注意事项:需确保逆变器的功率足够大,以支持电褥子的正常运行。同时,要注意逆变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使用劣质产品引发安全隐患。二、使用储能电源(便携式充电宝配合逆变器)
方案:如果宿舍完全无电,可以考虑使用大容量便携式充电宝作为电源,再配合逆变器为电褥子供电。这种方案需要充电宝具有足够的电量和输出功率。注意事项:储能电源的容量和逆变器的功率需匹配电褥子的耗电情况,以确保供电时间和稳定性。同时,充电宝和逆变器的质量需可靠,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三、其他建议
了解宿舍限电政策:在实施上述方案前,务必了解宿舍的限电政策和安全规定,避免因违规使用电器而引发安全问题或受到处罚。替代方案:如果上述方案均不可行,可以考虑使用其他保暖措施,如多铺几层褥子、使用热水袋等。综上所述,在给电褥子供电时,需结合宿舍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规定来选择合适的电源方案。
光伏通过什么限电
光伏通过并网逆变器进行限电。
光伏系统限电主要通过并网逆变器来实现。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接入电网。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或者电网出现故障时,并网逆变器能够根据电网的需求信号,自动调整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限电。
详细解释:
1. 并网逆变器的功能:并网逆变器不仅负责电能的转换,还具备监控和管理功能。它可以实时监测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电网的需求信号做出相应的响应。
2. 限电机制:当电网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时,电力部门会发出限电指令。并网逆变器在接收到这一指令后,会自动调整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以减少向电网输送的电量,从而响应限电要求。
3. 对电网的益处:通过并网逆变器进行限电有助于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限制光伏系统的输出可以减缓电网的压力,避免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的电网瘫痪。同时,这也有助于保障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
4. 光伏系统的智能化: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光伏系统越来越智能化。并网逆变器作为核心设备,能够更精确地响应电网的需求信号,实现更高效的限电操作。这不仅提高了光伏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增强了电网的调度能力。
总之,光伏通过并网逆变器进行限电操作,这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有助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调度。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