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06:40:31 人气:
胡元成宁波金源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元成,1964年出生于浙江,中共党员,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是一位高级经济师。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宁波金源电气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还担任多个重要社会职务,如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青联委员等。他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表现出色,1980年代末,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创立了余姚市永丰电器厂,从一个只有10余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800多名员工、年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一诺千金、源于品质”的宗旨,实现了规模经营和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
胡元成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主导产品“YT”牌调压器成为名牌,并成功开发了自动型调压器、直流稳压电源等。他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市政府的认可,如“汽车用逆变器”被授予科技成果二等奖。如今,金源公司已发展为生产12大类、近200种产品的规模化企业,产品畅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取得显著成就后,胡元成继续带领金源电气集团扩张,通过设立贸易分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他还积极推动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如宁波科奥电源有限公司和江苏金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同时,胡元成不忘提升自我,积极学习并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
在企业成功的同时,胡元成不忘回馈社会,他慷慨解囊,参与慈善活动,如资助贫困学生、捐建学校和成立足球队,举办各类文体赛事。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富而思源,奉献社会”的理念,深受社会各界的敬仰。多年来,他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员、优秀企业家等,展示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力。
ä¸å½è±å©çèµäº§ çå©
è±å©è½æº(ä¸å½ï¼æéå ¬å¸æ¯è±å©ç»¿è²è½æºå½é æ§è¡æéå ¬å¸å¨ä¸å½æ²³åä¿å®å½å®¶é«æ°ææ¯äº§ä¸å¼ååºæèµæç«çå¤åç¬èµä¼ä¸ï¼æ³¨åèµæ¬12000ä¸ç¾å ã
年产å¼103500ä¸å ã婿¶¦18138ä¸å ãå©ç¨22673ä¸å
A股:“最强工业母机龙头”仅有这6只,建议收藏
工业母机,即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代表了工业发展水平。我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千亿产值,但数控化率仍较低,中高端市场国产化率仍较低,国资委会议定调,工业母机是未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首要方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产品牌的价值会进一步显现,利好行业发展。
8月19日,国资委召开会议,从政策层面要求把 科技 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 汽车 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未来有望翻10倍的6大“光伏黑马”股名单一览
机床龙头
主要产品是高档数控机床、中档数控机床、数控机床、PET瓶胚智能单元、焊接生产线及单元、装备部件。公司在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被协会评定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三十强”。6个月以内共有 4 家机构对国盛智科的202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1年每股收益 14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375%, 预测2021年净利润 189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5735%
国内高端数控机床龙头
公司是集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6个月以内共有 8 家机构对创世纪的202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1年每股收益 041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8367%, 预测2021年净利润 610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8777%
中高端机床自主龙头
在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领域,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轴承行业规模靠前的30家企业中,有 25家采用公司的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产品。6个月以内共有 1 家机构对日发精机的202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1年每股收益 027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80%, 预测2021年净利润 203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8822%
高端数控机床龙头
公司成功开发了开放式5轴联动数控系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纳米级数控钻铣床、磁电式旋转编码器等高新技术产品、系列化的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系列化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和数控龙门铣床以及数控龙门导轨磨床产品、系列化的床身式数控铣床、大规格的平面磨床和外圆磨床HD-500五轴联动数控系统软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成为国内唯一拥有数控系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企业。
钻夹头制造行业龙头
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钻夹头,电动工具开关,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制品,锯片,机床及附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6个月以内共有 4 家机构对山东威达的202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1年每股收益 089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4833%, 预测2021年净利润 374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4703%
国内数控大中型机床龙头
公司共承担了四项国家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 科技 重大专项,参与了两项;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确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有效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被国家 科技 部认定为青海省内唯一一家“2007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014年被中国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本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高端装备细分核心龙头股名单,建议收藏
地产:万科A
000002
银行:浦发银行600000
券商:中信证券600030
有色金属:江西铜业600362
黄金:山东黄金600547
农业
:家产品000061
电力:长江电力600900
钢铁:宝钢股份600019
石油:中国石油601857
汽车:上海汽车600104
医疗:万东医疗600055
运输:大秦铁路601006
酒店旅游:中国国旅601888
商业:汉商贪图600774小商品城600415
食品:南宁糖业000911
纺织:华芳纺织600273
传媒:歌华有线600037
化工:烟台万华600309
水泥:海螺水泥600585
家电:格力电器000651
生物制药:云南白药000538
酿酒:贵州茅台600519
造纸:晨名纸业000488
A股:“高端制造”40强名单全梳理!多家行业龙头赫然在列
高端制造包含三大类,主要是 高端 科技 ,高端装备,高端材料 ;现在我们继续简单聊一聊高端装备的主要方向,以及其细分核心龙头股;高端装备主要分为 智能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 汽车 制造、卫星及应用 六个方向。
上一篇文章已经简单地介绍了高端装备的智能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装备这三部分,接下来继续讲解高端装备的 新能源装备、 汽车 制造、卫星及应用 这三个方向的细分核心龙头股。
新能源装备主要细分方向:锂电上游设备、光伏上游设备、风电制造。
锂电上游设备:先导智能
国内高端锂电池设备龙头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几年的技术与行业积累,公司的行业地位领先,已形成稳固且明显的品牌效应与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薄膜电容器、锂电池、光伏电池/组件等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厂商提供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锂电上游设备:先惠技术
国内变速器底盘系统智能制造装备领先供应商,是目前少数直接为欧洲当地主要 汽车 品牌提供动力电池包生产线的中国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自动化装备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
锂电上游设备:杭可 科技
锂电后段设备龙头,国内占率维持在20%以上,客户以LG化学、三星SDI等海外一线龙头电子厂商为主。公司主营业务是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光伏上游设备:晶盛机电
晶盛机电是行业内率先开发并推广应用新一代兼容210硅片的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叠片机组件设备供应商,在高端精密加工领域的技术实力处于行业前列,建立了半导体材料关键加工设备的国产化领先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晶体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销售。
光伏上游设备:迈为股份
国内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
光伏上游设备:捷佳伟创
国内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丰富的技术储备使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水平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是一家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
风电制造:新强联
填补了盾构机主轴承和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设计制造的国内空白,已与明阳智替湘电风能中铁装备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营业务是大型回转支承和工业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和锻件等。
风电制造:明阳智能
国内风力发电行业产品品类最为齐全,布局最具前瞻性的重要企业之一,海上风电竞争优势大。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以及为客户提供风力发电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的关键设备。
风电制造:日月股份
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拥有年产30万吨铸件的铸造产能规模。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从事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
汽车 制造主要细分方向: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
整车制造:长城 汽车
长城 汽车 是国内乘用车自主品牌龙头,以燃油车为主。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为整车及主要 汽车 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业务归属 汽车 行业,产品分为整车、零部件、模具、劳务及其他。
整车制造:比亚迪
全球新能源 汽车 产业领跑者,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 汽车 及传统燃油 汽车 在内的 汽车 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整车制造:长安 汽车
中国 汽车 行业第一阵营公司,中国品牌价值 汽车 行业第二。
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 (含轿车)、 汽车 发动机系列产品、配套零部件的制造、销售等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客车、货车。
零部件制造:旭升股份
公司现已是 汽车 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客户体系优质,且近年来收入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具有优势竞争地位。
公司致力于新能源 汽车 及 汽车 轻量化领域,主导产品是新能源 汽车 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
零部件制造:文灿股份
文灿股份在中国压铸件生产企业综合实力50强排名第二,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因此选用的生产设备在国际上、在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水平。
公司主营业务是 汽车 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 汽车 用铝合金压铸件。
零部件制造:华域 汽车
华域 汽车 是国内业务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客户覆盖最广、应用开发能力最强的综合性 汽车 零部件上市公司。
公司主要业务是 汽车 等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设计、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 汽车 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
卫星及应用主要细分方向:低轨卫星、北斗导航
低轨卫星:中国卫星
卫星研发制造垄断性龙头企业,是北斗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能力,专注于宇航制造与卫星应用两大主业的企业集团,形成了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 科技 等多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低轨卫星: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作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拥有优质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是我国唯一商用卫星电信运营企业,国内市占率达到80%。
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主要产品是卫星空间段运营。
北斗导航:北斗星通
北斗星通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
公司专业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无人机天线、基站天线、大S动中通天线、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射频元器件产品、功率放大器、天璇接收机系列、采集终端等。
北斗导航:合众思壮
公司北斗高精度产品技术能力已取得国际领先,推出国内首个涵盖北斗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北斗导航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营业务为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面向行业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产品服务和时空信息“云+端”全方位行业解决方案。
注意:上述公司根据业绩报表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也是 科技 能力的竞争,该竞争往往体现在高端制造业上!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高端制造承载了我国未来工业化的自主创新制造能力,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此前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中提出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的规划。
利用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转型升级,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此外,意见中还提到,要关注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突破卡脖子技术。
这说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在碳中和已达成全球共识的情况下,必须改变以往经济增长模式,让一些高耗能的行业大幅的节能减排,通过技术革新、智能化、绿色制造等方式去改变。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先来简单聊聊“高端制造”前20强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部分公司近期股价已有较大涨幅,请勿盲目追高!
宁德时代: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最新市值12667亿;
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0%,已超过LG和松下,为全球第一,公司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电芯、模组及电池包)、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 汽车 产业领跑者,最新市值8683亿;
也是国内车企中唯一能生产高端动力电池的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
主营传统燃油 汽车 及新能源 汽车 ,旗下新能源车系包括「秦」、「唐」、「宋」、「元」等,纯电动大巴亦行业领先;
海康威视:国内视频监控绝对龙头,最新市值5520亿;
公司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41%;
前端产品向智能化升级,新产品无人机专注于安防领域,推出了第二版小四轴无人机产品,频谱侦测、手持反制等防御系列产品;
中芯国际: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最新市值5331亿;
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制造环节,拥有3条8英寸产线、4条12英寸产线和6座晶圆厂,收入位列纯晶圆代工公司全球第四位、中国大陆第一位;
公司是大陆目前唯一实现14nm FinFET工艺量产的代工企业,在全球仅次于台积电、三星等龙头,位列第二梯队;
隆基股份:全球单晶光伏产品龙头,最新市值4975亿;
全球单晶光伏产品龙头;一体化头部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等业务,布局BIPV和氢能赛道,打开未来成长性;
美的集团:白色家电龙头之一,最新市值4975亿;
空调双寡头之一,同时在家电领域多元化布局,家电全品类市占率第一;
其中家电产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及相关零部件等;小家电业务包括微波炉、风扇、电磁炉等;
迈瑞医疗: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最新市值4669亿;
公司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系统三大类,正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
公司监护仪设备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位、全球第三,彩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AED系列除颤仪国内市占率第一等;
药明康德: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龙头,最新市值4346亿;
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CRO和CMO一体化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共拥有超过200项的已授权和申请中的专利成果;
其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
恒瑞医药:创新药研发龙头,最新市值3506亿;
形成了以卡瑞利珠单抗为核心,对多疾病领域广泛布局并开展联合用药的产品管线布局;
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涵盖了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
立讯精密:苹果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最新市值2860亿;
AirPods核心组装商;苹果lighting连接线核心供应商;布局无线充电、声学、天线、无线耳机、马达、iwatch表带等多个产品线,单机价值量提升;
公司拟与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共同出资收购江苏纬创、昆山纬新100%股权,标的资产为苹果手机第三大代工厂商;
三一重工:挖掘机行业超级龙头,最新市值2543亿;
公司挖掘机械销量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上连续十年蝉联销量冠军且市场份额加速提升,产量超9万台;
海尔智家:海尔品牌为全球龙头之一,最新市值2514亿;
海尔已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冰箱、洗衣机、冷柜市占率全球第一;
海尔 健康 自清洁空调、互联空调全球市场份额分别434%、294%,全球第一;
拥有美国GE Appliances、日本AQUA三洋、意大利Candy、卡萨帝等高端品牌;旗下卡萨帝品牌在高端万元以上冰箱、洗衣机市场份额分别高达40%、755%;
阳光电源: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最新市值2327亿;
公司产品涵盖3-6800kW功率范围,全面满足各种类型光伏组件和电网并网要求,广泛应用于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3年介入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全资子公司合肥阳光新能源从事光伏电站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业务;
通威股份:硅料优秀企业,最新市值2282亿;
下属永祥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研究和生产的企业之一,下属合肥太阳能电池产能、产量全球领先;
公司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业,同时致力于“渔光一体”等终端电站的投建及运维,布局HJT电池片赛道,有望成为新增长基础,
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全产业链龙头,最新市值2212亿;
我国新能源 汽车 电机控制器第二大供应商,仅次于比亚迪;
公司面向通用市场的通用自动化业务、面向电梯行业的电梯一体化业务、面向注塑机行业的电液伺服业务,产品包括工业云、应用开发平台、智能硬件、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京东方A:国内面板绝对龙头,最新市值2008亿;
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产品LCD显示屏领域的出货量和销售面积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三安光电:业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商,最新市值1890亿;
毛利业界最高;全产业链;三安系是LED双寡头之一,30%市场份额国内第一,下游厂商包含聚飞(背光)、鸿利(大功率白光)、 国星(小间距);
化合物半导体全面布局;三星Micro LED 电视从三安光电供应获得全部LED芯片供应;
北方华创:国内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平台,最新市值1867亿;
公司已具备28nm设备供货能力,硅刻机已突破14nm技术,国家芯片国产化战略中发挥了核心骨干的带头作用;
国内唯一一家具有8英寸立式扩散炉和清洗设备生产能力的公司公司已具备28nm设备供货能力,硅刻机已突破14nm技术。
公司主要产品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混合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
中兴通讯:全球五大移动通信设备商,最新市值1839亿;
5G布局最早、研发投入高、标准和技术领先,在超密集网络、SDN等5G关键技术方面已积累多项专利,并在5G领域与三大运营商建立合作;
康龙化成:研发前期CRMO龙头,最新市值1737亿;
公司为药企提供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两阶段的全流程 CRMO 解决方案,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业务涉及实验室化学、生物科学、药物安全评价、化学和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和临床研究服务等多个领域,药物发现领域国内第二;
注意:上述公司根据业绩报表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上述部分公司近期股价已有较大涨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码字不容易,认同文章观点的朋友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大家也可以点击顶部蓝色关注我,有问题也可以给我发消息,每个交易日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股市资讯,每天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合肥龙头一览表
合肥的龙头企业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联宝科技(Lenovo):作为联想集团全球最大的PC研发制造基地,联宝科技年产值超千亿元,是合肥乃至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
京东方(BOE):京东方是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龙头,也是国内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终端。
科大讯飞(iFLYTEK):科大讯飞是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语音识别技术全球领先,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阳光电源(Sungrow):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的业务覆盖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淮汽车(JAC):作为安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与大众、蔚来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蔚来汽车(NIO):蔚来汽车是中国高端电动汽车的代表品牌,合肥是其全球总部和制造基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电动汽车产品。
国轩高科(Gotion High-Tech):国轩高科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前三强,为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电池技术。
美的(合肥):美的集团在合肥设立的大型智能制造基地,主要生产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长鑫存储(CXMT):长鑫存储是中国DRAM存储芯片的领军企业,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助力了国产芯片的自主化发展。
合力叉车(Heli):合力叉车是中国最大的叉车制造商,也是全球工业车辆行业的前十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
此外,合肥还有合肥海尔工业园、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其他一些在各自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推动了合肥的经济发展,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安徽第三极,滁州崛起
安徽第三极,滁州崛起
安徽的老大和老二,合肥和芜湖的地位无可争议。但若论起老三,则众说纷纭。不过,若从经济实力的角度出发,滁州无疑是一个低调而强劲的竞争者,它已悄然崛起为安徽经济的第三极。
滁州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2017年,其GDP总量仅为1607亿元,位列全省第五。然而,到了2022年,滁州的GDP直接翻了一番多,达到了3610亿元,成功跻身全省第三。这一逆袭之路,充分展示了滁州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一、光伏产业的崛起
滁州的崛起,离不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老家——滁州凤阳县,如今以“石英之乡”而闻名全国。这里的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储量、纯度和综合利用价值均居全国第一。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滁州光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国内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巨头之一——福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凤阳,总投资200亿元。随后,南玻、亚玛顿等光伏玻璃头部企业也纷纷抢滩滁州,布局凤阳。如今,凤阳县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年产能有望突破700万吨,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
但光伏玻璃只是光伏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为了获取更大的产值,滁州乘胜追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涵盖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条。短短几年间,全球光伏20强企业中有9家落户滁州,并将核心基地“安家”于此。目前,滁州的光伏组件、光伏玻璃、光伏电池产能占全国比重分别高达11%、21%和6%,而占安徽省的比重更是全部超过一半。滁州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世界光伏之都”。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在光伏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后,滁州又把目光盯上了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滁州建立了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等八大产业链。其中,半导体产业规模已达350亿元,智能家电产值规模达到600亿元,汽车及装备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滁州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科技创新的引领
作为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之一的滁州,地处苏皖交界处,坐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使得滁州能够充分利用周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不久前召开的安徽省辖市市委书记工作会议中,滁州科技创新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此外,滁州还拥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4家(居全省第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036家(居全省第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居全省第3)。年度获省科学技术奖11项,同样位居全省第三。这些数据显示出滁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
四、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滁州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与省会南京的地铁连通,进一步提升了滁州的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虽然目前尚未与合肥通高铁,但随着未来交通规划的逐步实施,相信滁州与合肥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综上所述,滁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和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成功崛起为安徽经济的第三极。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相信滁州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年融50亿,宣城跑出光伏独角兽
一年融50亿,宣城跑出光伏独角兽
近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新能源”)完成了20亿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中银资产与中邮保险跟投,老股东无锡国联金投致源与新兴资产继续加码。这已经是华晟新能源在年内完成的第四轮融资,年度总融资额超过50亿。据企查查显示,前三轮分别发生在2023年1月(B轮)、3月(B+轮)、10月(B+轮)。公司上一轮的投后估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一举成为安徽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
一、安徽最年轻的“独角兽”
作为安徽宣城在光伏行业的标杆企业,华晟新能源成立至今共获得6轮融资,每轮领投方不乏合肥产投、宣城开盛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安徽)新材料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基金母基金这类地方省市机构。除此之外,华晟新能源还吸引了招银国际、普洛斯隐山资本、日初资本等20余家VC/PE机构和产业资本,堪称资本宠儿。
在光伏价格战硝烟弥漫,产能过剩为主导的当下,20亿不是一个小数目,频频打破世界纪录或许是其能够获得多笔融资的根本所在。11月12日,华晟新能源异质结组件功率再创纪录,其异质结组件输出功率达到750.544W,转换效率24.16%,这也是距上次破纪录仅一个多月后,公司再创光伏异质结组件功率效率世界新高。此前,2021年,华晟新能源的HJT电池单片效率突破25.26%,曾一举追平世界纪录;2022年,华晟新能源全球异质结产能、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量产效率、异质结电池与组件生产以及出货量均居世界前列。今年,公司还入榜了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中首家异质结制造企业。
虽然公司刚成立三年多,但创始人徐晓华却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老炮。公开资料显示,徐晓华曾在汉能集团担任副总裁,参与并主导了多项硅基薄膜和HJT电池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创造了多项HJT电池效率纪录。同时徐晓华也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他创始团队的履历同样豪华,公司的CEO周丹,是原通威股份旗下通威太阳能董事长兼总经理。主抓技术的CTO王文静自1996年起便长期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硅薄膜太阳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已经完成多项光伏技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同时,王文静还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电池技术研究部主任等职。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2日,华晟新能源还对外宣布了将于2024年启动IPO的计划,如果能够如约上市,华晟新能源或许会是安徽新能源行业里最快上市的企业。
二、VC/PE追“光”宣城
当然,华晟新能源的故事,只是时下宣城光伏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宣城把新能源特别是光伏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已经形成了异质结、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三大技术为基础,由装备、原材料、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成套等组成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宣城正在着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宣城市新能源企业达95家,增速246.1%;全年产值增速282.56%。新开工建设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2个、20亿元以上1个,总投资362亿元。其中,光伏产业2023年全年产值增速超130%。
在以华晟新能源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今年1月,海螺新材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将按照市场原则积极参与宣城海螺建筑光伏项目,目前已有光伏产品应用到宣城异质结电池项目。3月,上市公司宏润建设发布公告称,与宣城市宣州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为推进项目实施,公司与宣城市宣州区政府签署《300MW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开发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除此之外,迈为科技、赛伍技术、华民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均已在宣城落户。
宣城也在通过“基金招商”,加速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早在2021年11月,当地就出台了《宣城市光伏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明确强调要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以产业基金为支撑,实施“基地+基金”发展战略;同时加快研究设立宣城创投母基金及光伏产业创投子基金,专项用于扶持光伏产业园孵化项目,支持装备、靶材、机加、硅片、银桨、逆变器等光伏企业补链强链、创新创业发展。
2022年7月,安徽宣城市产业链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基金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6亿元,由市直、宣城经开区及各县市区共同出资,委托市国控集团作为受托管理人,主要投向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和其它重点产业。今年8月,安徽合产投宣城开盛双碳基金宣布成立,该基金由合肥创新投资公司、宣城开盛集团、宣城国投等联合设立,聚焦合肥和宣城、立足安徽、延伸长三角、面向全国,重点围绕泛半导体、异质结新能源,优先布局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
凭借产业基础以及政策刺激,宣城也逐渐吸引了VC/PE的注目。翻看近两年当地投融项目的名单,毅达资本、洪泰基金、隐山资本、联想创投、紫金矿业、日初资本……越来越多的活跃基金正用脚投票。可以预见的是,安徽宣城也将有更多的华晟新能源被看到。
风电再迎来风口,陆海共振,有望提振风电
风电行业确实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陆上与海上风电共振,有望显著提振整个风电产业链。
一、行业景气上行周期确立
由于风电风机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已经较为明显,诸多可开发资源的回报率水平已经较为优异。预计2021年行业招标量可能达到60GW,海上风电也有望随着大型化风机的应用加速实现平价。在“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分别有望实现年均55GW以上和70GW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二、装机节奏与市场需求
受两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推进的影响,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更高的装机量,标志着1-2年的高景气周期已经启动。此外,中东部分散式资源的后续利用也将提速,进一步推动风电市场的需求增长。
三、产业链各环节展望
整机环节:虽然盈利存在考验,但压力可控。新的大型化风机产品轻量化带来的成本下降较为明显,行业格局正在快速向头部梯队集中。塔筒环节:陆上塔筒迎来上行周期,格局趋向集中。海上风电的发展将拉动海上塔筒和桩基的增量需求,行业积极扩产以匹配海上需求。海缆环节:2022年为海风平价短暂过渡期,海缆环节格局优异。产值增长将匹配装机量增速,头部公司有望扩大其市场优势。风机零部件环节: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于大型化零部件产品的溢价和原材料价格可能的下行趋势。中长期来看,全球风机大型化将带来行业格局的重塑。四、风险因素
尽管风电行业前景看好,但仍需关注装机量不及预期、产业链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风险因素。
五、投资建议与龙头股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关注风电产业链中具备技术、资金实力以及市场优势的头部公司。例如,明阳智能、禾望电气和日月股份等风电龙头股,它们在适应不同风电场特殊气候条件、风电变流器及光伏逆变器生产以及满足高景气度行业需求方面均表现出色。同时,也应结合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