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5 17:40:51 人气:
statcomSTATCOM的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方向
STATCOM的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方向如下:
国外现状: 发展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静止无功发生器或称静止同步补偿器在国外发展迅速。日本、美国和德国在初期就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相继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技术应用:如今,STATCOM在国外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电压稳定等方面。 理论研究:国外的理论研究持续推动STATCOM技术的进步,使其在性能、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升。
国内现状: 起步时间:我国在90年代开始关注STATCOM技术,相较于国外稍晚,但发展迅速。 技术突破:国内在STATCO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河南电力局合作研制的±20Mvar STATCOM以及后续的±50Mvar STATCOM,这些装置在建模、控制策略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工业化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STATCOM在国内也逐渐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究方向: 大功率拓扑结构:研究更高效、更可靠的STATCOM拓扑结构,以适应更大容量的无功补偿需求。 多电平逆变器调制:探索更优化的多电平逆变器调制策略,以降低STATCOM的谐波输出,提高其电能质量。 储能系统结合:研究STATCOM与储能系统的结合应用,以实现更灵活、更快速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 控制方法:持续改进STATCOM的控制方法,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复杂运行需求。
你绝对想不到!欧洲大量采购的中国工业产品竟然是它们!
欧洲大量采购的中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电子产品和组件: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锂离子蓄电池、已装在组件内或组装成块的光电池、逆变器以及各种电子零件和半导体设备。这些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满足了欧洲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巨大需求。
机械设备:包括各种工业机器、生产线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以及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等。这些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对欧洲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车辆及其配件:整车出口以及发动机部件、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的配件等汽车配件在欧洲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纺织品:虽然主要是消费品,但许多工业应用如特种服装、工业安全网和过滤材料也在内。中国纺织业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品种类丰富,满足了欧洲市场对纺织品的多样化需求。
钢铁产品:包括各种型号的钢材、管材和其他结构材料,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和工程项目,是中国对欧洲出口的重要大宗商品之一。
电器设备:如电力设备、电缆和电器配件等,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
LED和其他照明设备:用于建筑、工业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照明解决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太阳能板和相关设备: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太阳能技术及其组件的出口也在增加。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产能优势,产品深受欧洲市场欢迎。
塑料和橡胶制品:用于汽车、建筑、包装等多种行业的原材料和制成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中也占据了一定地位。
以下是2023年中国出口欧洲热门品类前40的图表,以及中国对欧盟出口单品前100榜单中前二十的产品图表:
从上述图表和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中,工业产品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显著趋势。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欧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成果。
展望未来,中国工业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开发前景广阔。随着欧洲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市场多元化的特征以及中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中国工业产品将继续在欧洲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中欧经贸利益的深度交融也将为中国工业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武汉鸿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
武汉鸿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如下:
公司简介: 武汉鸿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电源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 公司起源于1985年12月的“乐清市振华稳压器厂”,后于2005年3月正式更名为武汉鸿宝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鸿宝电气拥有十大专业公司和众多协作厂,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及海外。 公司产品线丰富,涵盖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蓄电池等五十多个系列,产品质量稳定,深受用户信赖。
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1985年12月,公司以“乐清市振华稳压器厂”的名义成立。 全国化转型:1997年9月,公司升级为全国性无区域股份企业,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正式认可。 行业标准制定:1996年3月,公司成为交流稳压电源行业标准SB/T10266《家用交流自动调压器》的起草单位,展现技术领先地位。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996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9年8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科技创新与荣誉:2001年,荣获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奖;2003年,智能型UPS和微电脑无触点补偿式电力稳压器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同年,被评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多项产品质量认证。 品牌影响力提升:2005年3月,武汉鸿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鸿宝”品牌的产品如智能型充电器和逆变器持续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荣誉;2006年,“鸿宝”牌产品被评为乐清名牌。
武汉鸿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已成为电源领域的佼佼者,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成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规模宏大、高效益的现代化名牌企业。
变频器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早期通用变频器如东芝TOSVERT-130系列、FUJI FVRG5/P5系列,SANKEN SVF系列等大多数为开环恒压比(V/F=常数)的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系统性能不高,比较适合应用在风机、水泵调这场合。具体来说,其控制曲线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视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对变频器U/F控制系统的改造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 八十年代初日本学者提出了基本磁通轨迹的电压空间矢量(或称磁通轨迹法)。该方法以三相波形的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二相调制波形。这种方法被称为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典型机种如1989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的FUJI(富士)FRN5OOOG5/P5、 SANKEN(三垦)MF系列等。
②引人频率补偿控制,以消除速度控制的稳态误差
③基于电机的稳态模型,用直流电流信号重建相电流,如西门子MicroMaster系列,由此估算出磁链幅值,并通过反馈控制来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对性能的影响。
④将输出电压、电流进行闭环控制,以提高动态负载下的电压控制精度和稳定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求得电流波形的改善。这种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对再生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抑制较为明显,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加减速。
之后,1991年由富士电机推出大家熟知的FVR与 FRNG7/P7系列的设计中,不同程度融入了②3.④项技术,因此很具有代表性。三菱日立,东芝也都有类似的产品。然而,在上述四种方法中,由于未引入转矩的调节,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第二阶段:
矢量控制。也称磁场定向控制。它是七十年代初由西德 F.Blasschke等人首先提出,以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比较的方法分析阐述了这一原理,由此开创了交流电动机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先河。它使人们看到交流电动机尽管控制复杂,但同样可以实现转矩、磁场独立控制的内在本质。
矢量控制的基本点是控制转子磁链,以转子磁通定向,然后分解定子电流,使之成为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过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但是,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以及矢量变换的复杂性,使得实际控制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论分析的效果,这是矢量控制技术在实践上的不足。此外.它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转子磁链在空间上的位置才能实现定子电流解耦控制,在这种矢量控制系统中需要配留转子位置或速度传感器,这显然给许多应用场合带来不便。仅管如此,矢量控制技术仍然在努力融入通用型变频器中,1992年开始,德国西门子开发了6SE70通用型系列,通过FC、VC、SC板可以分别实现频率控制、矢量控制、伺服控制。1994年将该系列扩展至315KW以上。目前, 6SE70系列除了200KW以下价格较高,在200KW以上有很高的性价比。
第三阶段: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Depenbrock教授首先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不同,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来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来控制。
转矩控制的优越性在于:转矩控制是控制定子磁链,在本质上并不需要转速信息;控制上对除定子电阻外的所有电机参数变化鲁棒性良好;所引入的定子磁键观测器能很容易估算出同步速度信息。因而能方便地实现无速度传感器化。这种控制方法被应用于通用变频器的设计之中,是很自然的事,这种控制被称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然而,这种控制依赖于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和对电机参数的自动识别(Identification向你ID),通过ID运行自动确立电机实际的定子阻抗互感、饱和因素、电动机惯量等重要参数,然后根据精确的电动机模型估算出电动机的实际转矩、定子碰链和转子速度,并由磁链和转矩的Band- 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很快的转矩响应速度和很高的速度、转矩控制精度。
1995 年ABB公司首先推出的ACS600直接转矩控制系列,已达到<2ms的转矩响应速度在带PG时的静态速度精度达土O.01%,在不带PG的情况下即使受到输入电压的变化或负载突变的影响,向样可以达到正负0.1%的速度控制精度。其他公司也以直接转矩控制为努力目标,如安川VS-676H5高性能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列,虽与直接转矩控制还有差别,但它也已做到了100ms的转矩响应和正负0.2%(无PG),正负0.01%(带 PG)的速度控制精度,转矩控制精度在正负3%左右。其他公司如日本富士电机推出的FRN 5000G9/P9以及最新的 FRN5000Gll/P11系列出采取了类似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设计,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然而变频器的价格并不比以前的机型昂贵多少。
控制技术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自从1991年INTEL公司推出8X196MC系列以来,专门用于电动机控制的芯片在品种、速度、功能、性价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如日本三菱电机开发用于电动机控制的M37705、M7906单片机和美国德州仪器的TMS320C240DSP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产品。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