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X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WhatsApp:+86 13997866467
Email:qitianpower@outlook.com

串式逆变器怎么升级

发布时间:2025-05-25 19:20:31 人气:



光伏逆变器集中式和组串式的区别

光伏逆变器集中式和组串式的主要区别如下

输出电压等级

集中式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315V左右。这种较低的电压需要经过升压后才能并网发电。组串式逆变器:交流输出一般为380/400V左右,同样也需要升压后才能并网。但相较于集中式逆变器,其输出电压稍高一些。

并网方式与电网稳定性

集中式逆变器:由于输出电压较低,如果直接并网,会导致并网点特别多,这不利于电能计量和电网的稳定。因此,集中式逆变器通常需要经过多级升压后才能并网。组串式逆变器:同样存在低压直接并网导致的问题,也需要进行升压处理。但在某些小型项目中,组串式逆变器可能更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并网需求。

电流与开关设备适应性

集中式逆变器:对于大型MW级的太阳能项目,如果采用低压并网,电流会特别大,这不利于选择轻型的开关设备。因此,集中式逆变器更适合大型项目,并通过升压来降低电流。组串式逆变器:虽然组串式逆变器在小型项目中可能更灵活,但在大型项目中同样需要考虑电流和开关设备的适应性。不过,由于其输出电压稍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对开关设备的要求稍低一些。

系统设计与成本考虑

在大型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降低电流、减小导线截面和考虑设备选型与成本,通常会选择中压集电线路进行升压并网。这一过程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都需要与中压集电线路相匹配。但具体选择哪种逆变器以及升压到哪个电压等级,需要综合考虑项目规模、设备成本、电缆与开关设备采购成本、运输与储存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综上所述,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在输出电压等级、并网方式与电网稳定性、电流与开关设备适应性以及系统设计与成本考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类型及升压方案。

如果要增大功率两个逆变器能并联吗?

一般来说,两个逆变器可以通过并联的方式增大功率。如果两个逆变器的性能参数相同,可以通过直接并联两个逆变器来扩大功率,但需要注意各种参数匹配和保护措施。如果两个逆变器的性能参数不同,例如只有一个逆变器具有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等参数,那么可以通过使用串联、并联等方式来增大功率。具体来说,如通过将两个逆变器串联到同一电路中来增加电压或电流,进而提高功率,或采用并联+串联的方式来增加总的功率输出。对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参考逆变器的技术参数和规格说明,或咨询专业人士来选择适合的方案。

250w光伏组件8串3并怎么连接逆变器

250w光伏组件8串3并连接逆变器的方式如下

计算总功率

首先,需要计算光伏组件的总功率。由于每个组件的功率为250w,按照8串3并的连接方式,总功率为250w * 8 * 3 = 6000w,即6KW。

选择逆变器

根据计算出的总功率,需要选择一个能够承受6KW功率的逆变器。在此情况下,适用的逆变器类型为组串型逆变器或小逆变器。

连接光伏组件

将8个光伏组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组串,这样的组串会有较高的电压但电流保持不变。按照这种方式制作3个组串,每个组串的输出端都会配备MC4母接头。

连接逆变器

组串逆变器的输入端通常会有46组MC4母接头,用于接收来自光伏组件的电力。由于有3个组串,所以需要将每个组串的MC4接头与逆变器上的对应母接头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且接触良好。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气连接时,务必确保电源已完全切断,以避免触电危险。使用合适的工具和绝缘材料,确保连接过程中的安全。定期检查连接点是否松动或损坏,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将250w光伏组件以8串3并的方式连接到逆变器上。

一种应用于20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IGBT模块方案

1500Vdc系统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介绍

1500Vdc逆变器主流采用NPC1,NPC2,ANPC三电平方案及五电平方案。五电平方案控制复杂,功率器件更新困难,三电平方案成为主流。拓扑结构与新晶圆技术相辅相成,更高耐压速度晶圆简化拓扑结构。NPC1与ANPC使用低耐压器件,ANPC增加两IGBT,驱动更复杂但自由度更高。英飞凌F3L400R10W3S7F_B11模块采用ANPC拓扑,助力200kW以上功率逆变器。

ANPC与NPC1模块解决方案比较

ANPC拓扑在相同功率下采用更小晶圆,降低成本。以F3L400R10W3S7F_B11模块为例,使用ANPC拓扑,钳位二极管只需100A SiC二极管,而NPC1至少需300A Si二极管。ANPC拓扑损耗分布更均匀,长、短换流回路优势明显。

钳位二极管采用SiC二极管助力效率提升

SiC二极管在恶劣条件下稳定快速恢复,降低反向恢复损耗。与Si二极管相比,SiC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小,降低开通损耗。200kW 1500Vdc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仿真结果显示,采用SiC二极管的ANPC模块效率显著高于纯Si的NPC1模块。

英飞凌F3L400R10W3S7F_B11模块特点及调制方法推荐

模块采用四块两慢的调制方式,L7晶圆适用于工频切换,S7晶圆适用于高频动作。在低电压穿越情况下,推荐采用图8调制策略,形成两个零电平回路,有效降低SiC二极管热应力,提高系统可靠性。

结论

本文介绍了1500Vdc组串式逆变器拓扑结构,ANPC与NPC1拓扑比较,英飞凌F3L400R10W3S7F_B11模块特点及调制策略。SiC二极管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块效率。低电压穿越下推荐使用改进调制策略,降低SiC二极管热应力,提高系统可靠性。

光伏组串逆变器是怎样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

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电压同幅、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实现与电网连接并同步向电网输送电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DC/AC并网同步正弦波逆变器而把直流电变压交流电的是并网同步正弦波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变桥(大功率开关管)、控制逻辑(芯片)和滤波电路组成。

逆变器分类:集中式、组串 式、集散式及微型

逆变器分类:集中式、组串式、集散式及微型

逆变器按技术、电压、储存、应用领域等分类,分为光伏并网与储能逆变器、单相与三相逆变器、并网与离网系统逆变器、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将直流电汇总逆变为交流电,功率较大,通常在500KW以上,优势为输出功率大、成本低、电能质量高,但MPPT跟踪精度不足,影响效率和电力产出,且需专用机房。代表企业包括阳光电源、上能电器。

组串式逆变器对光伏组串进行单独MPPT跟踪后再逆变,功率在100KW以下,具有灵活配置、高发电量、MPPT数量多等优点,适合户用分布式发电、中小型屋顶电站,也可用于集中式系统。

集散式逆变器结合集中与分散优势,通过前置多个MPPT控制,汇流后集中逆变,提升发电量、电能质量,适应电网,但工程经验不足,安全稳定性待验证。

微型逆变器对每块组件单独进行MPPT跟踪,适合小项目,具有独立控制、提高效率、降低安全隐患的优点,但成本高,维护困难。

性能对比显示,集中式逆变器成本低、可靠性高;组串式逆变器发电量高、灵活性好;微型逆变器提高效率、安全性,但价格昂贵。逆变器行业技术壁垒高,需长期研发,满足电网和用户端需求。逆变器作为“大脑”和“心脏”,需精确算法支持,适应电网变化,提供智能化运维数据。

综上,逆变器分类多样,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技术壁垒高,企业需不断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和应用需求。

华为光伏逆变器:组串逆变器是怎么样的?

华为的组串式逆变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这意味着每个光伏串都有一个对应的逆变器,这使得直流端具有了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则是并联并网,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它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还能减少光伏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发电量。

华为组串式逆变器的MPPT电压范围较宽,一般在250-800V之间,这使得组件配置更加灵活。即使是在阴雨天或雾气多的地区,也能延长发电时间,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华为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体积小巧,重量轻便,因此搬运和安装都非常便捷。不需要专业工具和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配电室,这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够简化施工过程,减少占地面积。

这种逆变器采用了直流线路连接的方式,不需要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等额外设备,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结构。

华为组串式逆变器还具有低自耗电、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等优势,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

综上所述,华为的组串式逆变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需求,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极大地简化了安装和维护过程。

组串逆变器更换或安装注意事项

1. 组串式逆变器具备便捷的安装特性,尤其适合于中小型分布式光伏项目,其壁挂式设计不占用额外空间。

2. 技术上的灵活性体现在其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路数,高达4路的设计允许多种组件接入方案,适应不同朝向的组件安装。

3. 宽广的最大效率跟踪范围使得发电效率最大化,从而延长发电时间,提高整体发电量。

4. 维护工作简化,通过整机更换的方式进行设备维修,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杂的维护操作。

组串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换为交流电,汇总并升压后实现并网发电。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