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2 05:40:56 人气:
逆变器脉宽和频率怎么调
若要增大SPWM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基波频率,可采用的控制方法是:增大正弦调制波频率 。SPWM是在PWM的基础上,将期望输出的正弦电压波形假想成有一组等宽不等幅的片断组合而成,然后用一组冲量对应相等的等幅不等宽(即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将它们依次代替,从而在滤波器输出端得到期望的正弦电压波形。这样的脉冲可以由电子开关的通断控制实现。理论推导和实际的频谱分析表明:SPWM脉冲电压具有与理想正弦电压相一致的基波分量,而且最低次谐波的频率可以提高到SPWM调制频率(即开关频率,对应于每基波周期的脉冲个数)附近。因此,当开关频率足够高时,利用较小的滤波器就能将其中的谐波滤除掉。
此外,只需改变SPWM脉冲宽度,就可以平滑地调节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采用了SPWM技术的逆变器即为SPWM逆变器,它在波形质量和控制性能上相对方波型逆变器有了巨大的进步。
逆变电源的算法都有哪些?简单介绍6种。
逆变电源的算法都有哪些?简单介绍6种
引言:
逆变电源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系统、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逆变电源的算法是实现其功能的核心部分,本文将介绍逆变电源常用的6种算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脉宽调制(PWM)算法
脉宽调制是逆变电源中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它通过调整输出信号的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PWM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中。
二、多电平逆变算法
多电平逆变算法是一种通过增加逆变器输出电平的方式来提高输出电压质量的算法。它通过在逆变器输出端增加多个电平,使得输出电压的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减小谐波含量,提高电压质量。
三、空间矢量调制(SVM)算法
空间矢量调制是一种通过调整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来控制输出电压的算法。SVM算法通过将输出电压表示为空间矢量的形式,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电压质量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逆变电源中。
四、谐波消除算法
谐波消除算法是一种通过调整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来减小谐波含量的算法。它通过分析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成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来消除谐波,提高输出电压的质量。
五、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模型的控制算法,逆变电源中也有应用。MPC算法通过建立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控制决策,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的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六、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逆变电源中也有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控制决策,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它具有学习能力强、适应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的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结论:
逆变电源的算法多种多样,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脉宽调制、多电平逆变、空间矢量调制、谐波消除、模型预测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是常见的逆变电源算法。了解这些算法的原理和特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算法以满足需求。
逆变器直流分量故障怎么处理?
绝缘阻抗低故障处理:使用排除法确定问题组串。逐一连接逆变器输入侧的组串,利用逆变器开机检测绝缘阻抗的功能,查找低阻抗的组串。发现问题后,重点检查直流接头是否有水浸或烧熔短接支架的情况,同时检查组件是否有边缘烧毁导致的漏电问题。
母线电压低故障处理:若在早晨或傍晚时段出现,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逆变器正在尝试极限发电条件。若在白天正常时段出现,采用排除法检测,方法同上。
漏电流故障处理:这类问题通常由安装质量不佳引起,如错误的安装地点或使用低质量设备。可能的故障点包括低质量直流接头、组件安装不当、并网设备质量低或进水漏电。一旦出现问题,可通过喷洒粉末定位漏电点并进行绝缘处理。如果问题源于材料本身,则需更换材料。
直流过压保护故障处理:随着组件效率提高和功率等级提升,组件的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也在上升。设计时必须考虑温度系数问题,以防低温时出现过压损坏设备。
逆变器开机无响应故障处理:确认直流输入线路是否正确连接,直流接头具有防呆设计,但压线端子没有。仔细阅读逆变器说明书,确保正确连接正负极。逆变器内置反接短路保护,正确接线后应能正常启动。
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并网电流复合控制策略
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并网电流复合控制策略是一种融合PI控制、PR控制和重复控制的策略,旨在优化并网性能和补偿负载影响。具体解释如下:
融合多种控制方法:
PI控制:用于跟踪直流分量,以其高速度特性确保电流控制的及时性。PR控制:针对特定频率谐波进行控制,利用其带宽和精度优势提高谐波抑制能力。重复控制:处理所有谐波,通过全面跟踪特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基波正序电压检测器:
通过补偿电流,确保电位基波正序电流三相对称,从而适应电网电压的畸变和不平衡状态。系统结构与控制流程:
利用PLL提取电网电压相位,确保逆变器与电网的同步。根据需求计算正序电压和电流参考值,为控制策略提供基准。内环采用PI控制跟踪直流分量,外环或特定环节采用PR控制和重复控制处理谐波。适应非理想工况:
在电压畸变和不平衡等非理想工况下,复合控制策略仍能快速、精确地跟踪并网电流指令。降低谐波和不平衡度,提高逆变器的并网性能和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在负荷变化和电压不理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三相电流的对称性和中线电流的极小化。显示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技术分享|三相并网逆变器PQ控制算法控制解析
在储能系统并网应用中,功率调节性能对参与电网管理至关重要。PQ控制算法因其高效性成为主流选择,其核心在于依据电网指令精确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该算法首先计算d轴电流和q轴电流的参考值,再通过PI控制实现对功率的精准控制。
实验系统采用研旭的功率模块YXPHM-TP210b、SP2000控制器及YXPVS5K光伏电池阵列模拟器,构建了完整的储能逆变PQ控制系统。Simulink软件用于算法开发,YX-View2000上位机软件实时监控系统运行。
算法模型基于Id和Iq作为电网电流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Ugd和Ugq为电网电压的对应分量。通过公式计算有功和无功功率,当电网电压定向至d轴时,可简化计算过程。依据公式求得dq轴电流参考值,构建Simulink计算模型实现算法逻辑。
将PQ控制模块引入DC-AC模型,替换原直流电压PI控制模块,形成包含PQ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的逆变系统。实验中,采用直流电源作为储能单元,设定输出电压为600V,电流过流限制15A。通过SP2000控制器运行Simulink模型,上位机View2000监控系统状态,实时显示电压电流波形。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位机界面设置功率输出,逆变器输出功率可从2000W调整至5000W。功率稳定在5000W时,直流电源输出电流与功率保持同步,验证了PQ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