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8 15:40:11 人气:
IR2104国产替代芯片ID7U603SEC-R1 600V高压半桥栅极驱动
ID7U603SEC-R1是一款国产替代芯片,专门用于IR2104,具备高压、高速性能,适用于中小型功率电机驱动、功率MOSFET或IGBT驱动、照明镇流器、半桥驱动逆变器、全桥驱动逆变器等领域。
其特点如下:浮动工作电压可达600V,具有210mA/360mA的典型拉灌电流值,兼容3.3V/5V输入逻辑电平,抗dV/dt干扰能力为±50 V/nsec,工作电压范围为10V~20V,具备VCC和VBS欠压保护功能,防直通逻辑保护,死区时间典型值520ns,所有通道延时匹配。
ID7U603SEC-R1主要用于驱动2个N型功率MOSFET和IGBT构成的半桥拓扑结构。由于ID7U603SEC-R1只能控制H桥一侧的2个MOS管,因此在采用半桥驱动芯片时,需要两块该芯片来控制一个完整的H桥。
该芯片在高压风机和泵、步进马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IR2104的优秀国产替代选择。
逆变器的l3803s的三极管用什么刑号可以代换啊
逆变器中的IRL3803S场效应管可以用国产的3DD15/50W或进口的TIP142BU406等型号进行替代。IRL3803S具有140A的电流容量和30V的耐压值,因此在选择替代品时,需要确保所选型号能够满足这些参数要求。
场效应管是一种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因此得名。这种器件的特点是仅靠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进行导电,因此被称为单极型晶体管。由于它具有优良的开关特性和低导通电阻,被广泛应用于逆变器、电源管理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替代品时,除了关注电流容量和耐压值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参数,如导通电阻、工作温度范围、开关速度等,以确保替代品能够满足逆变器的工作要求。此外,还需要注意替代品的封装形式是否与原型号一致,以便于安装和焊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产的3DD15/50W和进口的TIP142BU406等型号可以作为IRL3803S的替代品,但在具体使用时,最好能够参考原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档和建议,以确保替代品能够正常工作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IGBT应用领域
1.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中国电力控制和电力转换领域的核心器件,它是由BJT(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合而成的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它具备高输入阻抗、低导通压降、高速开关特性以及低导通状态损耗等优点,在大、中功率应用领域中,尤其是在较高频率的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2. 目前,IGBT能够覆盖从600V至6500V的电压范围。根据使用电压的不同,IGBT被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三个大类产品,不同的电压范围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 低压IGBT(电压在1200V及以下)通常应用于低消耗的消费电子和太阳能逆变器领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本土厂商都已经涉足低压领域。
4. 中压IGBT(电压在1200-2500V)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随着碳中和计划的持续推行和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发展,这一领域成为中国IGBT本土厂商未来主要的发力点。
5. 高压IGBT(电压大于2500V)主要应用于高铁、动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目前,仅有中车时代和斯达半导有所布局。中国高铁里程居全球首位,其大量需求促进了中上游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该领域的国产替代。
6. 中国的IGBT厂商多集中在中低压市场,如宏微科技、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新洁能等厂商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500V以下的IGBT市场,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电、电焊机等领域。时代电气和斯达半导则在高压3300V及以上也有布局,产品主要适用于高铁、电网传输等领域。
7. 在不同的功率和频率范围内,对器件的特性要求有所不同。大功率应用场景(如轨道交通、直流输电)中,器件的开关频率较低,开关损耗导致的发热量较小,主要以导通损耗为主。而在功率较小的应用场景(如白色家电、伺服电机)中,工作频率较高,导通损耗占比较小,开关损耗产生的热量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应用要求进行折中优化设计,以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
8. 2021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中,包括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3300V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和模块。该团队经过四年努力,突破了国内高压IGBT发展中的可靠性低等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9. 高压IGBT芯片和器件的开发周期长,涉及材料、芯片设计、芯片工艺、器件封装与测试等多个环节,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行业协同开发。当前,研发面向电力系统应用的高压IGBT器件的技术瓶颈主要有四个方面。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IGBT芯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产igbt有哪些品牌 英飞凌IGBT模块选型指南
国内功率电子设备市场近年来显著增长,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尤为突出。IGBT因能源效率和系统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颖特新介绍中国主流国产IGBT品牌:嘉兴斯达半导体、江苏宏微科技、南京银茂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和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
1.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自2005年成立以来,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专注于IGBT芯片和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系列IGBT芯片、FRD芯片及IGBT模块,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在新能源汽车、变频器、逆变焊机、UPS、光伏/风力发电、SVG、白色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和模块,具有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它还为国家IGBT和FRED标准起草单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南京银茂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银茂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和其他应用的功率IGBT和MOSFET模块产品的设计和制造。2016年通过TS16949认证之后,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级IGBT/SIC功率模块生产制造领域。他们的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变频、新能源、电源装备、公共交通、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等多个领域。
4.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其产品涵盖MOSFET、IGBT、IPM、SiC功率器件等多个领域。目前,基于高密度Trench FS的IGBT 5.0技术已实现量产,而且正在积极布局新一代IGBT技术。比亚迪是国内少数能够实现车规级IGBT量产装车的IDM厂商。
5.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是由上汽集团和英飞凌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他们从事车规级IGBT功率模块的生产、销售、本土化的应用服务与开发支持。工厂全方位引进了德国英飞凌的先进设备、生产工艺与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车规级全自动IGBT模块封装测试产线和高度集成的生产制造系统。
英飞凌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导者,IGBT产品线应用广泛,包括交流驱动、塔瓦转换器、电机控制、太阳能逆变器和电源供应等。要选择合适的英飞凌IGBT,需要注意以下基本指南:
1. 确定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性需求如开关速度、耗散功率和工作温度等。
2. 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等级:了解系统最大承受压力以及正常运行时所需电流将帮助您选出相应的IGBT。
3. 考虑开关频率:高频率开关通常效率更高但可能导致更大损耗。因此,选择开关频率主要取决于特定应用对效率和损耗重视程度。
4. 考虑封装类型:根据设备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封装类型如TO-220, TO-247, SOT-227, D2PAK等。
5. 查阅数据手册:每个英飞凌IGBT产品都有详细规格和性能参数,这些参数可帮助您做出精确选择。
6. 使用在线选型工具:在英飞凌网站上提供在线选型工具,用户输入特定需求后即可获得推荐组件。
IR2110国产替代芯片ID7S625高压逆变器驱动芯片
IR2110替代ID7S625芯片在高压逆变器驱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驱动方式包括非隔离直接驱动、自举驱动、隔离变压器驱动及光耦隔离驱动。
IR2110驱动芯片替代ID7S625,具备以下特征:
1. 工作电压范围为10V至20V。
2. 兼容3.3V、5V及15V的输入逻辑。
3. 输出电流能力高达2.5A。
4. 高侧浮动偏移电压达到600V。
5. 具备自举工作的浮地通道。
6. 所有通道均具有延时匹配功能。
7. 每个通道均配备欠压保护功能(UVLO)。
ID7S625芯片具有独立的高低侧输出通道,其浮地通道能在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适用于驱动N沟道功率MOSFE或IGBT半桥拓扑结构,特别适合硬开关逆变器驱动器及DCDC变换器。
与ID7S625相比,IR2110芯片的驱动方式采用外部自举电容上电,这种设计优势在于体积小、启动速度快,有效减少驱动电源路数目,降低成本,提升系统可靠性。因此,IR2110已成为多数中小功率变换装置中驱动器件的首选。
悄悄告诉您替换ACS712的国产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上市了
霍尔微电子推出一款国产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可替换ACS712,满足大电流高耐压需求。作为专注于传感与控制芯片研发的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公司,霍尔微电子设计出领先行业的霍尔元件芯片电路,提供低成本、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霍尔元件(霍尔开关)解决方案。其电流传感器产品,如HAL910,能完美替代Allegro公司的ACS724和ACS712等电流传感器。
霍尔电流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逆变器电流检测、电机相位电流检测、光伏逆变器、蓄电池负载检测系统、电流互感器、开关电源、过载保护装置等场景。
该芯片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工作电压为4.5~5V,静态共模输出点为2.5V或50%Vcc,测量范围宽,可选5A、10A、20A、30A、40A、50A等,隔离电压高达2500V,带宽为120KHz,输出响应时间仅为4uS(典型值),在工作范围内稳定性达1.5%@25℃~150℃,1%@-40℃~25℃,具备低噪声模拟信号通路、抗干扰能力强、ESD(HBM):5KV等特点。
霍尔微电子全系列非接触式霍尔电流传感器,适用于检测不同大小的电流,从10A、20A、40A、50A到200A等。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电动车辆、家用电器等领域,是重要的电力测量和控制设备。
中国十大芯片概念龙头公司(附名单)?
芯片产业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要芯片,可以说芯片就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芯片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一家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下面整理中国十大芯片龙头公司名单供大家参考。
1、中芯国际
该公司是中国芯片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拥有领先的工艺制造能力、产能优势、服务配套,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FinFET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三座8吋晶圆厂和三座12吋晶圆厂。
技术优势:公司建立了14纳米FinFET技术、28纳米PolySiON和HKMG技术、40纳米标准逻辑制程低漏电技术、65/55纳米低漏电和超低功耗技术等主要研发平台,登记在子公司名下的专利共8122件,其中境内专利6527件,包括发明专利5965件,境外专利1595件,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4件。
2、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是数字成像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公司,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网络摄像头、安全监控设备、数码相机、汽车和医疗成像等。
技术优势:公司的PureCel、PureCelPlus、RGB-Ir等核心技术能为手机提供高质量的静态图像采集和视频性能,搭载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的图像传感器能够有效的去除伪影,可实现极高对比度场景还原,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4563项,其中发明专利4364项,实用新型专利196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拥有布图设计135项,软件著作权73项。
3、北方华创
公司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具有8英寸立式扩散炉和清洗设备生产能力,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为核心,向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TFT-LCD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作产品拓展。
产业链优势:公司具有60多年的产品研制历史,涵盖半导体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等,产品包括刻蚀机、PVD、CVD、氧化炉、扩散炉、清洗机及MFC等7大类,涵盖了半导体生产前处理工艺制程中的大部分关键工艺装备。
4、中微公司
公司的芯片刻蚀设备在65纳米到14纳米、7纳米和5纳米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及芯片封装中有具体应用。
资源优势:凭借在刻蚀设备及MOCVD设备领域的技术和服务优势,进入了海内外半导体制造企业,形成了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已申请208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99项,已获授权专利1189项,其中发明专利1011项。
5、兆易创新
该公司是国内闪存芯片设计企业,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兆易创新在全球NOR Flash的市场占有率为6%。
技术优势:公司的NORFlash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提供了从512Kb至512Mb的系列产品,涵盖了NORFlash的大部分容量类型,通过合作方式开发更大容量、高阶的eMMC、eMCP领域,为手机、平板、嵌入式应用等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已申请718项专利,获得261项专利,专利涵盖NORFlash、NANDFlash、MCU等芯片关键技术领域。
6、闻泰科技
子公司安世集团持有安世半导体全部股份,安世半导体是中国目前拥有完整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大型垂直半导体企业。
技术优势:公司的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包括电动汽车、电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等,特别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中,氮化镓技术是其使用的牵引逆变器的首选技术,未来将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扩产。
7、沪硅产业
公司主营产品涵盖300mm抛光片及外延片、200mm及以下抛光片、外延片及SOI硅片,沪硅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硅片企业,半导体硅片是生产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技术优势:公司主要产品为300mm及以下的半导体硅片,已掌握了单晶生产在内的半导体硅抛光片、外延片以及SOI硅片生产的全套工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计616项,其中发明专利537项,软件著作权4项。
8、紫光国微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智能卡芯片设计和特种集成电路两部分,自主研制的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总线等核心特种集成电路产品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靠前地位。
技术优势:公司推出的自主产权主流制造工艺“Titan”系列高性能可重构系统芯片产品,是中国千万门级高性能FPGA系列产品,公司新申请专利96项,新获授权专利61项,新获得软件著作1项,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方面提升了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与研发优势。
9、纳芯微
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模拟芯片研发能力,建立了从芯片定义到设计及交付的完整管控体系,公司已拥有传感器信号调理及校准技术、高性能MEMS压力传感器技术、基于AdaptiveOOK信号调制的数字隔离芯片技术等11项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自研模拟芯片产品中。
10、华润微
公司是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半导体企业,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提供丰富的芯片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优势:公司合计拥有1100余项分立器件产品与500余项IC产品,自主开发的SGTMOS、SJMOS、SBD、FRD、IGBT工艺平台及相应模块和系统应用方案技术处于国内靠前水平,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239项,其中发明专利1570项,占专利总数的70.12%。
总结
2022年整个芯片行业销售情况都不太好,企业库存比较高,部分芯片出现价格下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预计到2023年,芯片去库存基本结束后,有可能迎来高速发展爆发阶段,叠加国产替代预期,长期看好芯片行业的发展机会。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