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1 22:50:47 人气:
载波怎么造句
1、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抵消多普勒频移对多载波相干调制系统的影响。
2、 经过详细分析,推出在飞跨电容型多电平逆变器中载波交叠特性不能导致飞跨电容的电压平衡。
3、 为了提高载波机的有效传输带宽,可采用多路数字韦瓦复调制的原理来实现载波机的单边带调制.
4、 但两者都对载波频率偏移敏感,且在AWGN和多普勒频移环境下表现相当。
5、 多载波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远远大于单载波系统,而且峰平比随着子载波个数无限增长。
6、 根据现有集中抄表方式,结合都匀供电局低压载波集抄的应用经验,就其系统结构、技术特征及运行成效作了全面的总结分析。
7、 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在数字化发展方面作了一定的说明.
8、 实验证明,该复接器性能可靠,对于实现新型电力数字载波机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9、 本文为新型数字载波机的研制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10、 并以三电平逆变器为例,推导了三角载波调制法和空间矢量法的本质联系。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电力线载波机自动盘的结构。
12、 针对单相五电平级联逆变器,对不同的多载波PWM方法进行分析.
13、 单载波调制使得用模拟芯片控制三相三电平整流器成为可能.
14、 测井技术的发展把载波数据传输系统引入到测井仪器中。
15、 无载波脉冲雷达是瞬变电磁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16、 前者是通过对载波信道的频率特性时变性测试、分析,实现信号平稳传输。
17、 如果“0”和“1”来改变载波的相位,则称为相移键控。
18、 为了降低光网络单元的成本预算,我们对下行的光载波进行了上行传输开关键控信号的重调制。
19、 传统的光载波双边带调制会引起严重的色散问题。
20、 最后对电力线载波机的应用和选型问题进行了讨论.
21、 基于传输线理论,研究在不同载波频率下电机特性变化对电机端电压的影响。
22、 它所发送的信号是由一组正交的正弦信号作为副载波,用码元周期为T的不归零方波作为基带码型调制而成的。
23、 该算法可采用递归结构实现,且与载波相位误差无关。
24、 理论分析了OFDM毫米波的色散性能,研究发现虽然由于色散的影响,每个OFDM子载波都有一个相移,但是经过相位均衡后,可以很清晰的得到接收星座图。
25、 检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探测并修复失锁3秒以内的周跳,避免了周跳对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影响。
26、 为避免采样频率偏差给卫星导航接收机带来的符号位滑动、伪随机噪声码相位移动和载波相位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率偏差估计方法。
27、 另一种是用于图像、视频和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
28、 在GPS三频非差观测数据的处理中,由于伪距噪声的影响,利用原始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数据估计的模糊度误差比较大,不能用于探测和改正周跳。
29、 但是,只要采用合适的技术,仍然能使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30、 在介绍TCM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TCM技术实现全数字载波机系统的新方案。
31、 直流电压在内置电路被转换交流载波信号,激励传感器的初级线圈,一个集成的解调放大。
32、 由于有锁频环的频率牵引,锁相环路滤波器可以设计得很窄,具有很好的抑噪性能,满足精确跟踪载波相位的要求。
33、 如果光束持续时间恰当,那么恒星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微波发射器,利用仙王座变光星的底层载波向宇宙发射广播。
34、 载波机的接口改造对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35、 用于检测隐藏活动目标的超宽带雷达就是基于基带无载波极窄脉冲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6、 主要介绍卫星电视伴音副载波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以及主要实现技术.
37、 提出了在架线电机车载波通信系统中,用数字通信取代模拟通信方式。
38、 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一般的载波干扰比功率控制方法性能更优,可获得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信道容量。
39、 采用载波相位观测的GPS导航模式中,导航信号失锁的现象经常发生。
40、 为了增加信道容量,载波频段不断地向高频方向移动。
41、 话频载波系统可利用任何电话类型的有线线路或无线线路工作。
42、 给出了该方法提取两导航台载波差分相位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该方法提取的差分相位的均值及误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43、 本文根据数字正交调制解调理论,推导出了多载波信号的调制解调算法。
44、 目前,电力线数字载波通信设备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5、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利用电力线来实现远程数据传送.
46、 考虑利用载波相位进行测距的扩频无线电导航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导引符号的两导航台载波差分相位的提取方法。
47、 本文的内容分载波同步环的设计和码位同步环的设计两部分。
48、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载波频率分集CDMA系统在无线宽带数据传输中性能大大优于CDM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9、 混沌优化算法将混沌载波和模拟退火策略结合加快了寻优速度。
50、 我们研制成功8路时分副载波半导体DFB激光器波长锁定器。
两个逆变器怎么联结才可提高功效
这个没有更好的办法,一般是并联使用,不过有些厂家生产的逆变器已经带有级联功能,可以多线程同时供电。通常逆变器的输入电压为12V、24V、36V、48V也有其他输入电压的型号,而输出电压一般多为220V,当然也有其他型号的可以输出不同需要的电压。逆变器的价格和好坏主要是下面参数决定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输出波形质量。只要比较一下这些参数就知道这款逆变器质量如何了。逆变器是一种常用设备,只要是属于常用型号,一般在电气维修点以及几乎所有的电子市场都会有售的,而且只要是技术还可以的电气维修店都是可以维修的,电子市场就更可以维修了。如果是非常用型号或者功率很大的情况下就只能去电子市场或者网上定制了。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一般情况下为220V,50Hz的正弦波)的设备。它与整流器的作用相反,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逆变器由逆变桥、控制单元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应用于空调、电动工具、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按摩器等电器中。
逆变器在选择和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直流电压一定要匹配;
每台逆变器都有标称电压,如12V,24V等,
要求选择蓄电池电压必须与逆变器标称直流输入电压一致。如12V逆变器必须选择12V蓄电池。
2)逆变器输出功率必须大于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尤其是一些启动能量需求较大的设备,如电机、空调等,需要额外留有功率裕量。
3)正负极必须接线正确
逆变器接入的直流电压标有正负极。一般情况下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蓄电池上也同样标有正负极,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连接时必须正接正(红接红),负接负(黑接黑)。连接线线径必须足够粗,并且应尽可能减少连接线的长度。
4)充电过程与逆变过程不能同时进行,以避免损坏设备,造成故障。
5)逆变器外壳应正确接地,以避免因漏电造成人身伤害。
6)为避免电击伤害,严禁非专业人员拆卸、维修、改装逆变器。
谢少军主要论著
以下是谢少军主要论著的改写内容,分为多个段落:
在学术期刊上,谢少军的研究涵盖了多个电力电子领域。他于2009年在《电工技术学报》发表了关于铁氧体环形电感器寄生电容提取的文章,以及关于单相PFC变换器电流过零畸变问题的研究。同年,他在《科学技术与工程》上探讨了基于并联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而在《电力电子技术》中,他的工作扩展到串联电容器组电压均衡的研究和飞机电网有源电力滤波技术。
2008年,谢少军继续他的研究,包括在《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上关于DC/DC变换器拓扑的逆变器研究,以及对级联逆变器分散式滤波器结构的研究。《电源世界》中,他发表了关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研究,而在《电力电子技术》中,他的研究涉及直流变换器的混合电流控制技术以及差分方程在APF中的应用。
2007年,他的论文涉及了低电压应力零电流开关降压变换器、新型三相四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混合电流控制方法、适合UPS的新型ZVS-PWM双向DC-DC变换器,以及基于MCU的锂离子电池管理器设计。此外,他还在《电力电子技术》上发表了关于零电流开关PWM电流源型半桥变换器和近正弦输入电流三相整流器的研究。
对于控制技术,他探讨了无互联线逆变器的数字锁相环设计和新型ZCS-PWM Buck变换器,以及采用逆阻型IGBT的零电流开关PWM电流源型半桥变换器。他的研究还包括多通道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调压技术、单相四开关Z源AC-AC变换器和对称控制ZCS-PWM不对称半桥变换器。
除了理论研究,他还关注实用性应用,如人体动能收集发电装置和基于Flash MX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软件开发。他的论文还涉及了AC/AC变换器设计,如Buck-Boost变换器,以及针对独立小容量交流电网的APF电流基准产生方法。
最后,他的著作还包括一系列关于改进型零电流开关单元的PWM变换器和提高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稳定性的功率运算方法,这些都在《电工技术学报》上发表。
扩展资料
谢少军,男,1968年12月01日生,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什么是载波移相
载波移相是一种特别适合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SPWM方法。其基本原理和特点如下:
基本原理:
在由n个H桥单元组成的单相级联多电平逆变器中,每个H桥单元都采用低开关频率的SPWM调制方法。
各单元的正弦调制波相同,但用n组三角载波分别进行调制。
这些三角载波具有相同的频率和幅值,但相位依次相差固定的角度。
特点:
由于各三角载波的相位依次相差固定角度,因此每个H桥单元输出的SPWM脉冲也错开一定的角度。
这种错开角度的调制方式大大增加了等效开关频率。
经过叠加后,逆变器最终输出的波形是一个多电平的阶梯波。
通过选择合适的移相角度,可以使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大幅度减少,从而提高输出波形的质量。
载波移相方法在实现上相对简单,且能够显著提高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质量,因此在级联多电平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时仿真丨链式SVG系统的实时仿真应用
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经历了从早期的电容器和同步调相机,到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再到现在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发展。SVG,也称为STATCOM,是一种基于大功率逆变器的动态补偿装置。它以大功率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为核心,通过连接电抗器接入系统,与系统侧电压保持同频、同相。通过调节输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关系来确定输出功率的性质,当幅值小于系统侧电压幅值时输出容性无功,大于时输出感性无功。
多电平技术在高压大功率应用中成为代表性解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电平技术具有功率容量大、开关频率低、谐波少、响应快等优点。其中,链式H桥结构在SVG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压链式SVG通过电抗器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通过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控制交流侧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谐波消除以及稳定交流母线电压的目的。链式SVG能够省去笨重的变压器,大大减少成本,并缩小装置的体积。模块化设计也容易实现冗余运行,可以极大地提高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减少维修难度。
链式SVG的H桥级联逆变的调试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输出电压电流中谐波含量的多少。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也是确保SVG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建立有效的链式SVG仿真验证平台是进行控制特性研究的有效手段。
链式SVG由基本功率单元直接串联叠加而成,每个单元模块均为H桥型单相逆变器。其优点是直流侧相互独立,不存在电容上的均压问题,不需要钳位二极管或钳位电容,容易实现模块化,因此维护很方便。同时,链式H桥结构控制方法简单,每个功率单元可以独立进行控制。要想获得更多的电平,只需增多H桥的串联个数即可,可以方便地提高输出电压等级和减少谐波含量。
EasyGo技术路线主要基于FPGA进行开关精确建模的方式,在保证1us小步长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更多链式SVG单元模块的串联。例如,一个容量为12MVA、10KV的链式SVG系统,交流电网侧为10KV母线,SVG每相由8个H桥模块级联而成,每个H桥承压1300V。主电路拓扑如下所示:
控制上,外环控制电容电压(Id_ref)以及无功功率(Iq_ref),内环采用电流控制实现电容均压以及相间平衡。计算出调制波设定值后,采用载波移相来生成多路脉冲。(本文主要介绍链式SVG的主电路仿真,控制系统只采用通用简单的控制策略,不作过多研究)。
为了考虑模型实时仿真的可行性,整个系统采用多个步长设置。整个电力电子电路系统的仿真步长为1e-6;而控制系统的控制周期设定为1e-4,也就是10KHz,载波频率设置在2000Hz。可以看到离线仿真结果能较好地跟随电压设定值以及无功设定值。
我们将利用PXIBox来进行整个链式SVG的实时仿真。首先,将模型载入到DeskSim中进行快速分析模型信息(DeskSim自带模型分析功能)。整个系统有135个关键元件,其中共有96个开关器件,需要接收96路脉冲控制指令。
整个系统的主电路部分通过模型的部署,我们将主电路部分放置在其中一块FPGA上进行1.5us的实时仿真,CPU用来做控制算法运行,实时步长1e-4,另外一块FPGA用来做脉冲发生,这样,我们利用PXIBox的多FPGA并行的独特优势,一台PXIBox即可完成HIL+RCP的半实物放着验证,控制系统和电路仿真系统通过物理IO对接起来。架构如下所示。
由于本demo系统中只使用了一块FPGA HIL模块,数字输入通道的数量有限(可以通过扩展多块HIL板卡来完成IO的扩展),而本算法中单个H桥的上下管直接采取的是取反操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EasyGo FPGAcoder模块,对单个DI进行取反操作,这样,我们只需要使用48路DI即可完成控制指令的接收,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完成超出硬件资源的系统仿真应用。具体模型搭建如下所示:
利用PXIBox,我们完成了以上链式SVG的demo实时运行。具体验证结果如下:
这样,我们将控制系统和电路仿真系统通过物理IO对接起来,利用PXIBox的多FPGA并行的独特优势,使用一台PXIBox就完成了HIL+RCP的半实物放着验证,欢迎感兴趣的工程师们一起沟通交流。
三次谐波注入方法研究
在大功率变流器设计中,为了实现高电压输出和低耐压工作,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技术常被采用。它凭借其优点如高开关频率、大功率容量和快速响应,以及通过PWM调控优化性能。传统的载波移相SPWM技术通过叠加多载波与正弦波,生成控制脉冲驱动变流器,但三次谐波注入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研究表明,采用三次谐波注入后,输出电压有效值增加,谐波含量减小,显著改善了系统效率。
对于三相逆变器,最大调制度M的通常理解为1,但在理解三次谐波注入后,这个值可以提高到1.15。简单来说,三次谐波注入是在标准正弦波基础上添加共模电压,确保波形幅度不超过1,以避免过调制。在调制过程中,关键在于找到合适共模电压,确保不超出电压范围,如在三相调制波的0-60°区间,通过调整共模电压值来满足这个条件。
常用三次谐波注入方法有多种,如通过分析30度点导数确定共模电压值,或者在SVPWM中考虑0电压矢量分配。60度断续调制也是一种三倍率谐波注入。通过这些方法,共模注入可以提升电压利用率,例如,三次正弦波谐波注入适用于已知趋势的场合,而SVPWM适用于瞬时值控制,如电机矢量控制。
仿真结果显示,合成波形如UaSinwt+(1/6) Sin3wt,通过三次正弦谐波注入,调制系数M为0.866。通过引入三次谐波,电压输出可提升15%,达到1.15倍的原有输出。每一点进步都经过精心设计,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