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6 18:10:16 人气:
PLECS TI C2000嵌入式代码生成 应用范例13(122):并网三电平NPC逆变器的SVPWM控制
并网三电平NPC逆变器的SVPWM控制与嵌入式代码生成应用概述
该文章介绍了使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中性点平衡技术在电流闭环中对并网三电平NPC逆变器的仿真。此演示模型展示了如何在使用德州仪器(TI)C2000 MCU的PLECS嵌入式编码器上实现典型工作流程。结合PLECS RT Box,可以直接验证MCU的性能。
电源电路包括通过LCL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三相NPC逆变器。当“Sun”处于标称辐射水平时,直流输入提供800 V的全电压。两个直流电容器分别向逆变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提供输入。SVPWM算法中包含了中性点平衡技术。
控制部分包含两个闭环d-q电流控制器和带中性点平衡方案的三电平SVPWM。控制器模型中实现了ADC和PWM块,将直流链路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和滤波电容器电流的测量引入到模型环境中。
在“Controller”子系统中,实现了两个闭环d-q电流控制器和带中性点平衡方案的三电平SVPWM。它包含来自TI C2000目标组件库的ADC和PWM块。SVPWM方案中有三个NPC支路(相位u、v和w),每个支路包含四个开关,通过控制这四个开关,逆变器输出允许三种不同的电压水平。
中性点平衡技术基于主动控制中性点电流。该技术基于在SVPWM矢量图中操纵零矢量对以平衡中性点。
配置TI C2000目标库组件时,SVPWM调制器的输出以占空比的形式提供给PWM块作为输入,配置包括载波类型、载波频率和消隐时间参数。通过RT Box启动板接口板上的dip开关“DI-29”可以启用或禁用PWM信号。
仿真部分展示了如何将“Controller”子系统直接转换为TI 28379D启动板的目标特定代码。在实时模型运行中,观察实时波形,调整MCU中控制程序的参数。
结论部分总结了此模型演示了支持TI C2000 MCU嵌入式代码生成的并网NPC逆变器系统的实现。
PLECS应用示例(88):Z源逆变器(Z-Source Inverter)
本演示展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应用的电流控制三相Z源逆变器。图1显示了Z源逆变器的电路。Z源逆变器中独特的阻抗网络允许逆变器在降压和升压模式下运行。
阻抗源(或阻抗馈电)功率转换器,也称为Z-source逆变器(或转换器),使用由以X形状连接的分裂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的阻抗网络,将主转换器电路耦合到电源(或负载)。它可用于实现DC-AC、AC-DC、AC-AC和DC-DC功率转换,以取代传统的V源或I源转换器。
演示模型显示了Z源逆变器的一个示例,其中来自燃料电池源的直流电压被转换为三相交流输出。传统的V源逆变器(VSI)在没有额外的DC-DC升压级的情况下不能产生大于DC电压的AC输出电压。根据第2.1节中定义的降压-升压因子,Z源逆变器可以产生大于或小于DC电压的AC输出电压。需要一个与直流电源串联的二极管来防止反向电流。
在传统的VSI中,当DC电压施加在负载上时,有六种可能的有源开关状态(在三相支路中的每一个支路中只有一个上开关或下开关导通)和两种零状态(负载端子通过所有上开关或所有下开关短路)。Z源逆变器具有额外的零状态,当负载端子通过一个或两个或全部三相支路的上开关和下开关短路时。这种直通零状态为逆变器提供了独特的降压-升压特性。当直流电压足够高以产生所需的交流电压时,击穿零状态为非激活状态。否则,逆变器的等效直流输入电压将使用直通状态[1]升压。
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ECS组件库提供了一个同步参考帧锁相环(SRF-PLL)组件,如图2所示。它包含一个低带宽比例积分(PI)控制器,用于检测三相输入信号的相位角。然后,相位信息用于将AC输出电流和电压转换为旋转参考系(dq)[4]。
电流控制器(Current Controller)在交流侧的dq帧中,[公式] [公式] 其中,[公式] 和 [公式] 是电压, [公式] 和 [公式] 是电流, [公式] 是A相电压的峰值。交叉耦合项 [公式] 和 [公式] 是abc到dq变换的结果。为了实现简单的一阶对象,在控制器中提供它们作为前馈,以解耦q和d轴电流。
基于上述对象传递函数,使用K因子方法对电流控制器进行解析调谐。K因子方法是一种环路成形技术,其中可以针对指定的相位裕度和交叉频率准确地设计控制器。[2]中解释了使用K因子方法的控制器设计。
电流控制器的输出是一组三相正弦信号{Ma,Mb,Mc}。
射击任务计算器(Shoot-through duty calculator)当降压-升压因子BB大于1时,直通占空比计算器计算开环直通占空比d,如图4所示。
使用所提供的模型进行仿真,以观察PWM信号、输出交流电流和Z网络电容器电压。
在0.2 s时,d轴交流电流参考从5 A增加到10 A,在0.4 s时,q轴交流电流基准变为−5 A。观察输出dq电流遵循参考信号,如图6所示。
输出交流相电压为[公式] V,直到0.6s,见图7,输入直流电压为70V。因此,降压-升压因子BB为:
由于降压-升压因子大于1,所以启用直通占空比。Z源逆变器在升压模式下运行。从图8中可以观察到,穿透周期关于原始切换瞬间对称放置。
在0.6 s时,见图7,输入直流电压从70 V升压到190 V,新的调制指数计算如下:
由于降压-升压因子小于1,直通占空比为零,如图9所示。此时,Z源逆变器以降压模式工作,并使用传统的PWM调制方案。
该模型重点介绍了一个电流控制的三相Z源逆变器,展示了一些PLECS控制域组件,包括连续控制器方案和状态机调制器。状态机块评估由电流控制器生成的三相正弦调制指数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插入适当的直通占空比值以获得新的比较信号。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逆变器的核心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电力电子技术。具体来说,逆变器内部包含桥式电路,这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由四个二极管或晶体管组成,它们以特定的方式连接,形成两个支路。当直流电进入逆变器时,首先经过整流,转换成脉动直流电,随后通过桥式电路的开关动作,将这种脉动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
在实际应用中,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及电动汽车等场合。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为直流电,逆变器将其转换为交流电,供家庭或商业设施使用。而在不间断电源系统中,逆变器则确保在市电中断时,能够继续为重要设备提供稳定的交流电,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它还涉及到功率因数校正、电压调节、频率控制等技术,以确保输出的交流电质量符合使用要求。因此,逆变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高效地工作。
逆变器的技术发展迅速,新型逆变器不仅提高了转换效率,还具备了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噪音水平。未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逆变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逆变器支路是什么意思啊
是指直流电池和交流负载之间的电路,主要由逆变器、电池和负载组成。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