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12:50:03 人气:
疆亘分享|功率半导体器件厂商芯长征拟A股IPO 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
江苏芯长征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芯长征)近期宣布,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中金公司已签约为芯长征IPO的辅导机构。芯长征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与封装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IGBT、coolmos、SiC等芯片及技术、IGBT模块及相关服务。公司团队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技术专家,具备丰富的芯片设计与制造经验。
面向工控领域,芯长征成功推出了第六代产品,相比第四代产品,其性能更具竞争优势,包括更低的损耗、更优的开关特性,且性价比高,保持了高可靠性和鲁棒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芯长征的第七代产品对标国际巨头,目前正与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合作推进产品量产,商用车领域的产品已全面投入生产。此外,芯长征的光伏产品也已进入多家国内主流光伏逆变器厂商。
2023年1月,芯长征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由国寿股权投资领投,包括锦浪科技、申万宏源、TCL创投、国汽投资、七晟资本等多家机构跟投。此次融资后,芯长征将加大在汽车和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扩大产能,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对禾迈股份高价上你市怎么看?
禾迈股份的发行价创下A股历史纪录,达每股557.80元。这一价格刷新了此前义翘神州和石头科技保持的纪录,是A股中除7只股价超过557.8元的股票外最高的发行价。自今年起,发行价超过100元/股的公司共有11家,其中仅有一家上市当天破发,其余10家首日收盘平均涨超103%,据此计算,中签禾迈股份的投资者可能获利28万元。
禾迈股份发行1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万股。其市盈率为225.94倍,对应募集资金和上市时市值分别为55.78亿元和223.12亿元。禾迈股份在投资风险特别公告中提示,该市盈率高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51.02倍),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178.31倍),存在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禾迈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和电气成套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微型逆变器为主要业务。其技术涵盖了微逆拓扑技术、软开关技术、功率模块主动并联技术等,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降低了成本。微型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作用是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
禾迈股份的业绩表现强劲,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4.95亿元、4.60亿元、3.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0.81亿元、0.16亿元。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约65.94%,净利润约1.22亿元,同比增加85.99%;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加90.51%。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增长约73%-102%,扣非净利润1.75-2.05亿元,同比增长约77%-108%。
分析认为,微型逆变器是光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禾迈股份已成为全球光伏核心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技术和产品优势,正处于新能源、光伏板块的热门领域。尽管价格较高,但考虑到公司成长性高、复合增长率达186%,以及市场对禾迈股份的认可度,市场普遍认为禾迈未来有望与Enphase对标,并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有望在市场份额上取得更大突破。光伏产业作为当前热门题材,预计未来数年也将保持约20%的增速。
关于国内外重点公司的比较研究
中美在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博弈和复杂性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在考虑供应链安全的同时,通过国产替代策略,推动中国制造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引导资本对半导体行业的重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整理了一些国内外重点功率半导体企业的资料,并通过横向比较,得到了一些定性判断。
1.1.1 控股股东背景
华润微的控股股东是华润集团,一家多元化的央企资管平台。公司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香港华科电子公司,是中国首条4英寸晶圆线的建立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整合,华润微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IDM半导体企业。
1.1.2 华润微的产品和技术
华润微拥有5条晶圆片生产线,分布于无锡和重庆。其中,无锡有3条6英寸生产线和一条8英寸生产线,重庆有一条8英寸生产线。公司的功率半导体可分为功率器件和功率IC,包括MOSFET、IGBT、SBD和FRD等产品。MOSFET营收为16亿,市占率为9%。华润微的IGBT产品主要应用于感应加热、UPS、逆变器等领域。
1.1.3 对标国际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和技术差距
士兰微前身是1997年发起的杭州士兰电子有限公司,2003年上市,现已发展成为IDM模式的综合型半导体产品公司。经营策略是聚焦特色工艺,进入多媒体产业,并利用自有技术积累进入白电、汽车等高门槛行业。
安世集团是从恩智浦标准事业部独立出来的,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的制造和销售。拥有超过50年的行业积累和11000专业员工。安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较小,主要是技术低端。
1.4.1 英飞凌
英飞凌最初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2002年更名为英飞凌科技。英飞凌是全球前十的半导体解决方案龙头,主要业务有汽车、工业电源控制、电源和传感器系统以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
1.4.2 安森美
安森美是从摩托罗拉的半导体部门分拆出来的,主要聚焦汽车、工业以及云电源应用。在IGBT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提供同类最佳的IGBT技术和最宽广的IGBT产品阵容。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购对于半导体企业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常态。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往往是在一个增量市场中进行,并购动机往往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抢占未来竞争的行业主导权。
国际头部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持续提升和高比例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特征,而国内企业费用开支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国内企业作为技术追赶者,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我们主要的发力点不在技术研发,而在于产能扩张。这意味着我们的功率半导体行业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原始积累阶段,研发技术升级迭代速度滞后,同时产能快速扩张,这意味着这个领域过度竞争风险不可忽略。
在国产替代背景下,投资我国技术落后的高成长科技企业是否具有安全边际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判断这个行业景气周期。在行业景气上升期间,国内本土企业在政府各种政策倾斜扶持下,是有希望迎来快速成长的阶段。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