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0722-7600323

逆变器示波

发布时间:2025-01-31 18:40:33 人气:



干式 变压器线圈铜接头初级电工复习题有那些 详细�0�3

干式 变压器线圈铜接头初级电工复习题有那些 干式变压器线圈铜接头初级电工复习题有那些? 2010-12-21 初级电工复习题有那些?没有最佳答案一、是非题:1、磁力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着的若干曲线,从磁极n 出发而终止于磁极s。2、两根平行的直导线同时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其间作用力相互排斥。3、两个固定的互感线圈,若磁路介质改变,其互感电动势不变。4、涡流产生在与磁通垂直的铁心平面内,为了减少涡流,铁心采用图有绝缘层的薄硅钢片叠装而成。5、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强弱,只与线圈的电流和匝数有关。6、电路中品质因素q 的大小,取决于电路的参数,与电路所加电压的大小及频率无关。7、直流电压源通过电阻对原来不带电的电容进行充电时,整个充电过程中电阻上消耗掉的能量与电容所储存的能量各占电源提供能量的一半。8、在共射机基本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选择偏高,则输出信号易产生饱和失真。9、当放大器输出接入负载时,其交流输出电阻的大小等于rc 与rl 的并联值。10、由于交流负载的阻值必然小于集电极电阻rc,所以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也小于直流负载线的斜率。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极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其目的是要获得很高电压放大倍数。12、由于硅稳压管的反向电压很低,所以它在稳压电路中不允许反接。13、只有当稳压电路两端的电压大于稳压管击穿电压时,才稳压作用。14、带有稳压放大环节的稳压电源,其放大环节的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压越稳定。15、在逻辑运算中, 能把所有可能条件组合及其结果一一对应列出的表格称为真情表。16、"或"门电路的逻辑功能表达式为q=a+b+c。17、逻辑电路中的"与"门和"或"门是相对的,即正逻辑"与"们就是负逻辑"或"门,正逻辑"或"门就是负逻辑"与"门。18、凡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器件都可构成二进制计数器。19、ttl 与非门的输入端可以接任意阻值电阻,而不影响器输出电平。20、触发器在某一时刻的输出状态, 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信号的状态,还与电路的原始状态有关。21、在晶闸管可控硅整流的电路中,导通角越大,则输出电平的平均值就越小。22、示波器等电子显示设备的基本波形为矩形波和锯齿波。23、电压偏差是指设备的实际承受电压与额定电压值差。24、无功功率不足是造成用户电压偏低的原因之一。25、所谓缩短"电气距离"就是减少系统各元件的阻抗。26、电力系统的振荡即是点 系统的频率不稳定。27、中性电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采用过补偿方式可能引起串联谐振过电压。28、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在正常运行时,若受到某种较小的干扰而毫无相应,责称之为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29、当电力系统的稳定被破坏后, 系统内的发电机将由异步运行状态转入同步运行状态,系统将发生振荡。30 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随着偏离振荡中心距离增加,电压的波动将逐渐增加。31、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线电压还是对称的,而三相相电压则不再对称,接地相电压为0,另两相电压也随之下降。32、当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线路的线电压无论其相位和幅值均未发生变化, 因此三相拥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并未受到影响,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长期工作。33、在电源中性电部接地的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电气设备对地绝缘必须按线电压数值来考虑。34、我国10kv 电网和部分35kv 的电网,为提高功点的可靠性,首选中性电部接地的运行方式。35、选择供配电电压时,主要取决于用电负荷的大小和供电距离的长短,线路电压损失可以不予考虑。36、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 普遍采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37、相对于工厂变配电所的容量来说,电力系统的容量可以认为是无穷大。所以,在计算短路电流时,认为系统阻抗为零。 38、10kv 变配电所若发生低压短路,计算短路电流时可不计电阻影响。39、高压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短路冲击电流值可达到稳定短路电流有效值的2.55 倍。 40、短路稳态电流时包括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的短路电流。41、短路时间包括继电器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42、由于断路后电路的阻抗比正常运行时电路的阻抗小得多,故短路电流比正常运行时电流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43、当高压电路短路时,短路冲击电流有效指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1.09 倍。44、低压电路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 1.51 倍。45、在实际工作中,同步发电机要绝对满足并网运行的条件是困难的, 故只要求同步发电机与电网频率相差不超过0.2%~0.5%,电压有效值不超过 5%~10%,相序相同且相角差不超过10,即可并入电网。46、架空线路若要跨越河流时,线路应尽量与河流垂直交叉。47、根据计算出来的导线和电缆的截面,若在两个相邻标准截面之间时,考虑今后的发展应选择较大的标准截面。48、对于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当允许电压损失这一项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大导线或电缆的截面。49、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可在各车间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侧母线之间敷设联络线,也可采用双回路放射式供电。50、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可采用双干线供电或两端供电的结线方式,若在低压系统加装自动切换的备用连洛线,还可以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51、环形结实质上是树干式供电的另一种形 式,为了防止线路上某处发生故障时影响整个环路,通常采用"开口"运行方式。 52、因裸导线散热条件好,故在选择导线截面时,不必考虑导线的温度。53、低压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取相线截面的1/2 即可。54、检查绝缘子放电情况,亦在夜间进行巡视。55、在巡视时发现导线弧垂不一致,一般危害不大。56、架空线路的绝缘子串中,若某绝缘子为零值绝缘子,说明该绝缘子不绝缘。57、为防止架空线路由于绝缘子污秽而引起闪络事故,常采用防污绝缘子,增加绝缘子的泄漏距离和采用高一级电压等级的绝缘子。58、电缆终端头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线,自上而下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再接地。59、对于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处理事故时出现过负荷,也应迅速恢复其正常电流。60、在安装电缆终端头和接头时,由于剥除了每相绝缘处所包的半导电屏蔽层,改变了原有电场分布,从而产生了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为此必须在电缆附件中采取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61、在中低压交联电缆附件的安装中,必须考虑采用具有金属外壳的防潮密封结构。62、为改善电缆半导电层切断处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所采用的盈利控制层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越高越好。63、预制型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主要特点是集电缆终端头或中间接头的内、外绝缘和屏蔽。改善电场分布的应力锥和密封为一体预先制成,从而简化了安装工艺。64、电缆终端头除内绝缘外,还应有良好的外绝缘。用于户外,尤其是用有机材料做外绝缘时,要考虑大气老化对绝缘性能的影响,应保证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安全运行。为此,带电导体裸漏部分相间及对地要有足够的距离。65、绕包型接头所用带材主要有乙丙橡胶自粘带、丁基橡胶自粘带、乙丙橡胶半导电带、聚氯乙烯胶粘带。这类带材的保存期一般为1~2 年,不能长期存放。66、热收缩型电缆附件所采用绝缘管、应力控制管、分支手套等是经过"胶联→加热→扩张→冷却定型"等工序形成的,在安装这类附件时,被加热到120~140 时即可开始收缩。67、纸绝缘电缆在安装之前应严格地校验潮气、,不得在雨天、雾天、大风天进行电缆头的安装。68、纸绝缘电缆包缠油浸绝缘带时,应一边包一边涂电缆油,以排除层间间隙的空气。69、对交联电缆剥出半导电层后,清洁主绝缘时,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除绝缘表面的污秽和导电物质。擦除时,只允许从半导电层向绝缘层单方向擦。70、制作交联电缆热塑性终端头时,在剥除电缆外护套、钢甲、内护套及填料后,将三芯电缆热塑一分支手套,其目的是将三芯电缆变成三个单芯电缆安装。71、因流过无分支电缆线路各处的电流值均相等,顾可在电缆线路任何地段测试电缆外皮温度。72、用热电偶或压力式温度计所测电缆外皮温度即是电缆的温升。73、测量电缆线路的外皮温度,一般应选择在负荷最小时和散 热条件较好时的线段进行,且测量线段一般不短于5m。74、经常测量电缆负荷电流的目的是记录用户的用电量。75、车间配电线路若停电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在重新送电前应作巡视检查,并检测绝缘电阻。76、电缆线路的接地电阻在 100kω以下时的接地故障较低电阻接地故障。77、三芯电缆的一端,各芯之间和线芯对地之间的绝缘良好,而另一端各芯之间和线芯之间的绝缘电阻小于100k ω,称为完全断线并接地故障。78、如果电缆断线处不是完全断线,还有过渡电阻存在,则应通交流电将它烧断。79、电桥法是测量电缆故障的常用方法,只有操作正确,就可精确寻找到故障点。80、测寻电缆闪络性故障时,往往先采用反复击穿的方法,使之转化为稳定性故障后,再用仪器测寻。81、因高压架空线路较长,跨距较大,故选择高压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时,首先应使其满足允许的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然后再校验其他条件。82、电缆线路因散热条件不好,故在选择高压电缆线路的缆芯截面时,首先应满足发热条件,然后再校验其他条件。83、一般车间配电线路的定期巡视检查应一年进行一次。84、架空线路的导线断落在地面时,其15m 之外为零电位,故应防止他人靠近断线地点15m 以内。85、某电缆线路运行五年后,发现器绝缘强度降低很快,而线路有无其他损伤或缺陷,应属于正常老化。86、电缆的闪络性击穿故障大多在电缆运行中发现,且多发生在电缆无接头的中段。87、感应法一般适用于测量电缆的高电阻短路及单相接地故障。88、电力线路的经济指标一般以电压损失△u%、有功功率损失△p、无功功率损失△q、电能损失△w 以及线损率△p%的大小来表示,这些指标越高则电力线路运行越经济。89、变压器的电源电压一般不超过额定的±7%,不论电压分接头在任何位置,如果电源电压不超过±7%,则变压器二次绕组可带额定负载运行。90、变压器无论带什么性质的负载,只要负载电流增大,其输出电压就必然降低。91、油浸风冷变压器工作中无论负载大小,均应开风扇吹风。92、新装变压器或检修后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其差动保护及重气保护与其它保护一样,均立即投入进行。93、强迫油循环风冷和强迫循环水冷变压器,当冷却系统发生故障 (停油停风或停油停水)时,只允许变压器满负荷运行20min。94、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使其本身及电力系统有功损耗最小,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运行方式。 95、运行中的变压器若发出很高的且沉重的"嗡嗡"声,则表明变压器过载。96、运行中的变压器若发现三相电压不平衡,其原因之一可能时三相负载不平衡。97、取油样时若发现油内含有碳粒和水分,酸价增高,闪点降低,若不及时处理,则易引起变压器的绕组与外壳的击穿。98、修理变压器时,若一、二次绕组都少绕了 5%的匝数,则其额定电压应适当减少,额定输出功率也应适当减少。99、修理变 压器时,若铁心因严重锈蚀而截面减小,为保持额定电压不变,那么新绕组的匝数和导线截面都应适当增加。100、当电网发生故障,如有一台变压器损坏时,其他变压器允许长时间过负荷运行。101、经过修理的变压器,若铁心叠片减少而绕组的匝数和导体的截面、材料不变时,则其空载电流会相应减少。102、若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而频率低于额定值,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变压器的空载电流也会减少。103、一台y 形接法的变压器,若改成△形接法,应将其同名端相联接。104、变压器正常过负载能力可以经常使用,而事故过负载能力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使用。105、干式电力变压器一般不考虑正常过负荷。106、为了计算设备的无功损耗在电力系统中引起的有功损耗增加量,特引入一个换算系数,即无功功率经济当量kq。107、无功功率经济当量是表示电力系统多发送1kvar 的无功功率时,将使电力系统增加有功功率损耗的kw 数。108、变压器在负载系数=1,即带额定负载运行时,效率最高。109、主变压器在投入运行的第5 年应进行大修,吊出铁心检查,以后每隔5~10 年要吊出铁心检修1 次。110、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的铁心采用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由于硅钢片性能好,其单位损耗小,从而时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均减小。111、正确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主要是保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合理化、节约电能,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满足生产机械的需要。112、直流电动机运行时,若电刷的前刷边有火花时,表明磁动势过强, 此时应增大第二气隙(及装配气隙)。113、直流电动机的换相机绕组若发生了严重的匝间短路,则电枢绕组元件在换向时,其旋转电动势的方向与换向前的电流方向相反。1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满载运行时,若一相电源断路, 则首先会烧坏一相绕组。115、使用断路侦察器检查笼型转子是否断条时,假若在某位置侦察期与转子表面吻合不良,此时侦察器电流较大,但可肯定转子无断条。116、高压电动机为保护相间短路,可设置电流速断保护,其动作电流的整定, 应按躲过最大负载电流计算。117、对生产工艺过程和保安条件不允许自起动的高压电动机,应设置低电压保护,对较为重要的电动机(额定电压3kv、6kv)电压继电器按30%~50%额定电压,动作时间6~10s 来整定。118、在同步电动机的失步保护电路中,都利用了中间继电器的瞬时闭合延时打开的一对触点,当其闭合时,起动时间继电器,防止了因脉冲电流处于低谷使中间继电器触点打开,时间继电器返回而计时不准的现象。119、受潮的电动机定子绕组通过低压交流电进行干燥的方法叫铜损法。干燥过程中,电动机绝缘电阻的变化规律时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此时干燥工作可认为结束。120、同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励磁系统是自动将灭磁电阻接入励磁绕组回路中,实现对励磁绕组的短接。当转子转速达 到亚同步转速时,又能自动的将该电阻切除,并投入励磁,使电动机按同步转速运转,这就是灭磁环节。121、同步电动机在停车时,转子绕组励磁的可控整流电源处于逆变状态,这样可使励磁绕组的能量回馈到交流电网,且便于停车,也可保护整流桥中的晶闸管。122、三相交流转子供电并励式换向器电动机,依靠电刷在换向器上的位置来调整转速。当同相两电刷处于重合位置,与定子绕组轴线间的夹角β =0 时,所得到的转子转速最大。123、换向器式电动机的转速很低时,定子绕组回路的电抗越大,折算到初级的电流就越滞后,功率因数就越小。124、换向器式电动机在不同转速式的机械特性曲线近似平行,与并励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特性相似,所以换向器式电动机具有恒功率调速的特性。125、换向器式交流电动机,可以通过改变电刷在换向器上的位置来调速,可以作为无级调速,但其最高转速只能达到同步转速。126、同步电动机在欠励磁情况下运行,其功率因数角超前,能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127、提高电焊机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的方法之一是在电焊机空载时断开电源。128、对无变速要求,但负载较大 (110kw 以上)的生产机械,一选用低压笼型电动机。129、当负载功率较大,供电线路较长且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合,宜选用低压大功率电动机。 130、对于负载率经常在40%以下的异步电动机,将其定子绕组原为三角形联接该为星形联接,以降低每相绕组电压,这是一个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的有效措施。131、闭环控制系统是输出端的被调量与输入端的给定量之间无任何联系的控制系统,他不具备自动调节能力。132、具有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有差调速系统是靠给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来实现自动调节的,一旦偏差消失,其自动调节的作用也就消失,不能保持稳定运行。133、电磁转差离合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是以异步电动机为原动机,通过改变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调速。134、高压同步电动机安装工作的关键工序之一是保证两联轴器的轴线重合,即两联轴器护相联接的端面要平行而且同心,这项调整工作称为定心。135、变频调速系统属于无极调速,没有因调速而带来附加转差损耗,效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理的、高精度、高性能的调速系统。136、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也采用变机变速。137、x2012 型龙门铣床工作进给和快速移动的调速系统是晶闸管―直流电动机无即调速传动系统。器调速反为50:1,静差度小于15%。138、自动调速系统按照使用电动机类型来分,可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目前在生产机械上使用较多的时直流调速系统。139、生产机械空载情况下,电动机的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比,叫调速范围。140、静差率(转速变化率)是指电动机在一定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变到满载时所产生 的转速降落与理想空载转速之比值。141、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和静差率两个指标不是互相孤立的,对一个系统所提的静差率要求时对最低转速运行是的静差率要求。142、无极调速时的调速平滑度远小于1。143、闭环控制系统采用负反馈控制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机械特性硬度,减少静态速降,扩大调速范围。144、闭环自控系统能够有效的抑制一切被包围在反馈环内的扰动作用,对于给定电压的变动也同样可以抑制。145、无差自动调速系统是指在调节过程结束后,电动机转速与给定转速相同并保持稳定运行,在调节过程中,还是有差的。146、感应加热是电热应用的一种形式,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的。147、一跟导线中通过直流或交流电时,电流沿导体截面上的分布都是一样的。148、感应加热炉的感应电动势和热功率大小不仅与频率和磁场强弱有关,而且与金属的截面大小、形状有关,还与金属本身的导电、导磁性有关。149、中频电源中大多采用晶闸管串联逆变器。150、中频感应熔炼炉的中频时有晶闸管并联逆变器和感应圈与电容组成的lc 谐振电路共同产生的。151、桥式阻容移相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可超前输入电压0~180。152、为了防止高频电磁波干扰无线电通信,要把高频设备安装在带有金属屏蔽的房屋内并在电源网络的入口处加滤波电容。153、高频静电感应晶体管(sit)比绝缘栅双机型晶体管(ig-bt)适用的频率更高。154、炼钢电弧炉是在电极与炉料之间产生高温电弧,使钢及合金熔化的。155、电抗器与电炉变压器串联联接,作用是限制短路电流,同时起稳定电弧的作用,为时电弧炉运行中能选择最佳电抗值,电抗器的线圈应有可调节抽头。 156、为了使电炉中电弧电流大小和输入功率等参数尽可能保持稳定,应及时的调节电极的升降,为此,要在一次或二次侧安装电流护感器,以便取出电弧电流信号。157、电炉炼钢的短网导线即可用铜排,也可用铝排。158、炼钢电弧炉电极调节器的不感系数定义为执行机构在开始向两个方向动作时的被调量之差与其算术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其值越大越好。159、炼钢炉电极的上升起动时间,上升制动时间及下降制动时间都要尽可能短,以便维持电弧稳定燃烧和缩短短路持续时间。160、炼钢电弧炉短网安装中,应使电流方向相同的导体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少,不同向的导体间距尽量加大。161、现代炼钢电弧炉的炉底时不导电的, 电弧发生在每一个电极与金属炉料之间,以熔化的金属作为负荷的中型点。162、炼钢电弧炉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可接成星形或三角形,二次绕组规定接成三角形。 163、炼钢电弧炉供电给电极的短网中,都要有一段可挠型电缆,其长度应能满足电极提升、倾炉和炉盖旋转的要求。164、电热设备的节电措施,主要时设降低其运行中的电损耗和热损耗。165、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v/v 形接线,可测 量各种线电压,也可测量相电压。166、两相电流互感器v 型接线能反映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各项电流。167、两只电流互感器,一只继电器接成的两相电流差线路,能反映各种相间短路或三线短路,但其灵敏度是各不相同的。168、两只电流互感器和三只电流表成v 型接线时,由于二次侧公共线中流过的电流使其他两相电流只和,因此公共线中所接电流表示其他两相电流表读数之和。169、高压静电电压表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制成的,电压越高,静电力产生的转矩越大,表针的偏转越大。它只能用于测量直流电压而不能测量交流电。170、文氏电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f=1/rc。171、文氏电桥振荡器必须具有正反馈回路,才能满足起振条件,同时还必须具有负反馈回路,目的是扩展通频带。17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阻抗匹配器的作用是使仪器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相一致,以达到获得最大功率输出的目的。173、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主振级一般多采用文氏电桥振荡器。174、脉冲信号发生起输出的脉冲的重复频率是有主频振级决定的,所以调节输出脉冲的频率就是改变主振级的振荡频率。175、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幅度调节是在脉冲形成级进行的。176、触发扫描只适于观测脉冲信号,而不能观测连续变化的正弦信号。177、电子计数器的主门的一个输入端加入门控双稳压电路送来的开门机关门信号,另一个输入端加入计数脉冲,则输出端输出的是开门信号。178、示波管内电子的聚焦是在灯丝和阴极之间进行的。179、在触发扫描状态时,扫描发生器发生的锯齿电压的起始时刻是由释抑电路所决定的。180、利用jt-1 型晶体管特型图示仪,不但可以测试晶体管,还可以测量电容的电容量、电感的电感量。181、图示仪是在示波管屏幕上显示曲线的,所以能够将图示仪当作示波起来使用,让它显示被测电信号的波形。182、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大小与它的高度有关。183、排气式避雷器(曾称管型避雷器)的外间隙必须安装牢固,应垂直安装。184、流过排气式避雷器(曾称管型避雷器)的冲击电流过大时,有可能式避雷器破裂或爆炸。185、阀式避雷器的阀片是一个固定电阻。186、为防止" 反击",独立避雷针(线)的接地体应与电气设备的接地体连在一起。187、接入单芯电缆金属外皮的接地器,实际上是一个避雷器。188、采用环路是接地装置的可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189、环路式接地装置外侧敷设一些与接地体无连接的金属,实质上无意义。190、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实际上都是指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故三者在数值上相同。191、当雷云较低时,会在地面较高的突出物上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电电荷与雷云所带来电荷相反而发生放电, 这种现象称为感应雷云。192、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是指被保护物不致遭受雷击的面积。193、在保证灭弧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 称之为工频放电电压。194、100kva 以上的配电变压器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小于 10ω,且其低压侧必须采用阀式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195、磁吹避雷器与普通阀式避雷器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磁吹避雷器中的阀片少。196、变配电所的电器安装图必须包括:变配电所一次系统接线图、变配电所平面图和剖面图、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电路图和安装图,以及非标准构件的大样图等,否则无法施工。 197、高压断路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可以使用交流操作电源,也可以用直流操作电源。当机械未储能或正在储能时,断路器合不上闸。198、要使电弧熄灭,必须使触头间电弧中的去游离率大于游离率。199、熄灭交流电弧时,在电流为过零值前被切断,会产生过电压;而熄灭直流电弧时,不存在过电压的问题。200、从能量平衡的观点看,当供给电弧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电弧消耗的能量时,电弧熄灭。 201、开关电器中的灭弧罩,是采用绝缘栅片组成的灭弧栅,即是利用长弧切短灭弧法原理。202、开关电器常利用变压器油为灭弧介质,是因为:当触头间电弧产生于油中时,油被电弧热量分解成以氧气为主的气体,该气体能将电弧吹灭,故变压器油为优良的灭弧介质。203、迅速拉长电弧,可使弧隙的电场强度骤降,离子负荷迅速增强,从而加速电弧的熄灭。这种灭弧方法是开关设备中普遍采用的最基本的一种灭弧法。204、高压负荷开关虽有简单的灭弧装置,但它不能断开短路电流,因此它必须与高压熔断器来切断短路故障。205、灭弧能力越强,越存在操作过电压。真空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很强,但由于其触头分断时,还存在热电子发射,从而形成金属蒸发电弧,并示在交流电流过零时熄灭,故真空断路器不存在操作过电压。206、大容量真空断路器,为了提高开断能力,增强灭弧的效果和灭弧能力,一般在触头的周围装上旋弧盘或在电极上开以旋弧槽,形成横向磁场及纵向磁场的磁吹灭弧结构形式。207、在采用真空断路器单独作为旋转电动机、干式变压器的保护开关时,都需要在断路器的负荷侧装设过电压保护装置。208、真空断路器的真空开关管可长期使用而无需定期维护。209、分闸线圈的电源电压过低,往往使高压断路器发生跳闸失灵的故障。210、3~35kv 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熔丝熔断时,为防止继电器保护误动作,应先停止有关保护,再进行处理。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 一 )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 二 )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3、 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4、 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5、 打开主开关。

6、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7、 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8、 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按测量 ―设置报警限 ― 测量时间 。

( 二 )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 三 ) 监护系统临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

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 P 波, 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 p 一 R 间期、 Q―T 间期。

4、 观察 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 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血压监测:

1、 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及报警装置。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 STA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间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者指端,监测到患者指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2、 注意事项:第一,使用时应固定好探头,尽量使患者安静,以免报警及不显示结果。第二,严重低血压、休克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

( 三 ) 注意事项

1、 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或血氧饱和度不显示可考虑:

2、 是否电源线发生故障,或是患者心跳停止。

3、 是否电极或探头脱落。

4、 护士首先观察病人的情况,心率过快是否与液体速度过快,发热或全身燥动有关;心率过慢是否与呼吸暂停,呼吸浅有关。

5、 要排除干扰: _

6、 患儿要静卧,电极板要贴紧。

7、 监护仪要离墙放置。

8、 病床及病员要离开墙壁。

、9 其他电器与监护仪要有一定距离。

10、 地线必须完全接地,避免机器漏电,影响人身安全。

11、 监护仪屏幕每周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2、心电导联线带有5个电极头的另一端与被测人体进行连接,正确连接的步骤有:

a、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b、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5个电极片上电极扣扣好。

c、乙醇挥发干净后,将5个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上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

d、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3、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

三、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这里仅以成人为例。

1、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2、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

4、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5、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6、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做为参考

五、外接电源的注意事项:

1、配电盒质地应优良可靠,插接应牢靠。以免会出现插头接触不良,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主机电源损坏。

2、以电源供应不间断、稳定为原则。

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

1 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

1、1 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做到专人专用。即使仪器不足,相邻床位之间共用一台监护仪,袖带也需固定应用,测量时更换袖带接头部分即可。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且防止由此给患者及其亲属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

1、2 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1、3 连续使用3,天以上的病人,注意袖带的更换、清洁、消毒。既可防止异味又可增加舒适度。

1、4 袖带尼龙扣松懈时,应及时更换、补修。以防增加误差。

1、5 成人、儿童测量时,注意袖带、压力值的选择调节,避免混淆。

1、6 病人在躁动、肢体痉挛时所测值有很大误差勿过频测量。严重休克、心率小于每分40次;大于每分200次时;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结合临床观察。

2 血氧饱和度、心率测量中易忽略的方面

2、1

2、2 注意爱护探头;用胶布固定;以免碰撞、脱落、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

4、1 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3-4d更换一次;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4、2 监护中发现严重异常时,最好请专业心电图室人员复查、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5 做好患者、亲属的解释工作

5、1大部分患者、亲属对监护仪均会有很大程度的好奇心、神秘感、依赖感。监护仪的丝毫变化都会引起其不安、惊诧、恐慌。重症病人更是如此。在应用之始最好就做好充分、必要的解释。避免引发纠纷,干扰紧张、有序的护理工作,影响护患关系。专业性强,又很难解释清的,不妨婉转拒绝,有问必答并不适合此时。

5、2 嘱咐患者、亲属不应擅自应用、调节监护仪,造成仪器的损坏。

故障排除

1、开机无显示

故障现象:当打开仪器时,屏幕无显示,指示灯不亮;外接电源时,电池电压低报警,然后机器自动关机;未外接电池时,电池电压低报警,然后自动关机,即使给机器充电也无用。

检查方法:

①在仪器没通交流电的情况下, 检查12V电压是否偏低。该故障报警说明电源板上输出电压检测部分检测到电压偏低,可能为电源板检测部分出故障或电源板输出故障,也可能是后端负载电路故障引起。

②有装电池时,此现象说明监护仪工作在电池供电状态且电池电量基本用完,AC 输入未正常工作。可能原因是:220V电源插座本身无电,或保险丝烧断。

③未外接电池时,判断可能是充电电池坏了,或者电源板/充电控制板故障引起电池无法充电。

排除方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接通交流电给仪器充电。

2、白屏、花屏

故障现象:开机有显示,但出现白屏、花屏。

检查方法:白屏、花屏说明显示屏有逆变器供电,但是无主控板的显示信号输入。可在机器后面VGA输出口外接显示器,若输出正常,可能屏坏或者屏到主控板接线接触不良;若VGA无输出,可能主控板故障。

排除方法:更换显示器,或检查主控板接线是否稳固。VGA无输出时,需更换主控板。

3、ECG无波形

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而无心电波形,显示屏上显示“电极脱落”或“无信号接收”。

检查方法:首先检查导联模式,如果是五导模式但是只用了三导的接法,肯定无波形。

其次,在确认心电极片贴放位置,心电极片质量无问题的前提下,将此心电电缆线与其它机器上的互换,以确认是否心电电缆故障,是否电缆老化、插针断。

再次,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参数插座板上的“ECG信号线”接触不好,或心电板、心电板主控板连接线、主控板故障。

排除方法:

(1)检查所有心电导联外接部位〔与人体相接触的三/五根延长线到心电插头上相应的三/五根触针之间应导通,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则应更换导联线〕。

(2)如心电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表示心电测量模块与主机通讯有问题,关机再开机后仍有此提示,需与供应商联系。

4、心电波形杂乱

故障现象:心电波形干扰大,波形不规格,不标准。

检查方法:

(1)首先应当排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如病人运动,心电极片失效,心电导联线老化,接触不好的情况。

(2)将滤波模式打到“监护”或者“手术”,效果会好一点,因为这两种模式下滤波带宽较宽。

(3)若手术下波形效果也不好,请检查零地电压,一般要求在5V以内,可单独拉一根地线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

(4)若接地也不行,可能是来自机器内部的干扰,如心电板屏蔽做的不好等原因。此时应更换配件试试。

排除方法:将心电幅度调到合适值,可观察到整幅波形。

5、心电基线漂移

故障现象:心电扫描基线不能稳定在显示屏上,时而漂出显示区域。

检查方法:

(1)仪器使用环境是否潮湿,仪器内部是否受潮;

(2)检查电极片质量如何以及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是否清洗干净。

排除方法:

(1)将仪器连续开机24小时,自身排潮。

(2)更换良好的电极片,清洗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

6、呼吸信号太弱

故障现象:屏幕显示的呼吸波形太弱,观察不便。

检查方法:检查心电电极片是否放置正确,电极片质量如何以及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是否清洗干净。

排除方法:清洗干净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正确贴放质量良好的电极片。

7、心电受电刀干扰

故障现象:在手术中使用电刀,当电刀负极板接触人体时心电出现干扰。

检查方法:监护仪本身及电刀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排除方法:给监护仪和电刀加装良好接地。

8、SPO2无数值

故障现象:在监护过程中,无血氧波形,无血氧数值。

检查方法:

(1)换一个血氧探头,若也不行可能是血氧探头或者血氧延长线故障。

(2)看看型号对不对,迈瑞公司血氧探头用的比较多的是MINDRAY和Masimo两种,互不兼容。

(3)看看血氧探头有无红光闪动,若无闪动,是探头组件故障。

(4)如有血氧初始化错报警,则为血氧板故障。

排除方法:手指探头内如无红光闪动,可能是导线接口接触不良,检查延长线和插座接口部位。气温冷的地区,尽量不让病人手臂暴露在外以免影响检测效果。不能在同一侧手臂进行血压测量和血氧测量,以免手臂被压迫而影响测量。

如血氧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表示血氧模块与主机通讯有问题,请关机后再开机,若仍有此提示,则需更换血氧板。

9、SPO2数值偏低,不准确

故障现象: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时,血氧值时偏低,不准确。

检查方法:

(1)首先要问明是针对某一特例还是普遍的。若是特例,可以从血氧测量的注意事项上考虑去尽量避免,如病人运动,微循环不畅,体温过低,时间过长等。

(2)若是普遍的,请更换一个血氧探头,有可能是血氧探头故障引起的。

(3)检查血氧延长线是否损坏。

排除方法:尽量让病人保持稳定,一旦由于手的动作引起血氧值丢失,可认为正常。若血氧延长线坏则更换一条。

10、NIBP充气不足

故障现象:血压测量时报“袖带太松”或者袖带漏气,充气压力始终充不上去(低于150mmHg),无法测量。

检查方法:

(1)可能是真的有漏气,如袖带、导气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

(2)病人模式选择不对,若用成人袖带但是监护议病人类型使用的是新生儿,可能有此报警。

排除方法:更换质量好或选择合适类型的血压袖带。

11、NIBP测量值不准确

故障现象:测量所得血压值偏差太大。

检查方法:检查血压袖带有无漏气,与血压连接的管道接口是否漏气,或者是否是因为和听诊法存在主观判断下的差别带来的?

排除方法:使用NIBP校准功能。这是在用户现场检验NIBP模块校准值是否正确的唯一可用标准。NIBP出厂时检验的压力标准差在8mmHg以内。如果超出则需要更换血压模块。

12、 模块通讯异常

故障现象:各模块报“通讯停止”,“通讯错”,“初始化错”。

检查方法:此现象表明参数模块与主控板之间的通讯异常。首先重新插拔一下参数模块与主控板之间的连接线,若不行则考虑参数模块,接下来考虑主控板故障。

排除方法:检查参数模块与主控板之间的连接线是否稳固,参数模块是否设置正确,或更换主控板。

护仪在整个监护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监护仪几乎是24小时连续工作,其故障率也较高,笔者在这几年的维修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小经验,现将其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1 开机无显示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故障现象:当打开仪器时,屏幕无显示,指示灯不亮。

检查方法:(1)在仪器没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检查充电电池是否电量耗尽或损坏。(2)在仪器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检查电源插座和仪器相连接的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电源线是否断路,是否有AC输出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解决方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接通交流电给仪器充电。

2 无信号

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而无心电波形,显示屏上显示“LEAD OFF”或“NO SINGAL”?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检查方法:检查发射盒内是否有电池,电池极性是否正确。(遥测)导联线是否断路。

解决方法:检查所有心电导联外接部位与人体相接触的三/五根延长线到心电插头上相应的三/五根触针之间应导通,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则应更换导联线。

3 基线飘移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故障现象:心电扫描基线不能稳定在显示屏上,时而漂出显示区域。

检查方法:(1)仪器使用环境是否潮湿,仪器内部是否受潮。(2)检查电极片质量如何以及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是否清洗干净。

解决方法:(1)将仪器连续开机24小时,自身排潮。(2)更换电极片,清洗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

4 心电波形杂乱

故障现象:心电波形太大,无法看到整幅波形。?

检查方法:检查心电设置中的心电幅度是否设置太大,使心电波形溢出。

解决方法:将心电幅度调到合适值,可观察到整幅波形。

5 无血氧值或血氧值断续

故障现象: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时,血氧值时有时无。

检查方法:(1)做长期监护和手术时,病人手臂是否乱动,造成血氧值断续。(2)检查血氧延长线坏否。

解决方法:尽量让病人保持稳定,一旦由于手的动作引起血氧值丢失,可认为正常。若血氧延长线坏则更换一条。

6 血压测量值不正常

故障现象:测量所得血压值偏差太大。

检查方法:检查血压袖带有无漏气,与血压连接的管道接口是否漏气。

解决方法:更换良好的袖带或接头。

7 血压充气不足

故障现象:测血压时充气压力始终充不上去(低于150mmHg),无法测量。

检查方法:检查血压袖带及其延长管是否破裂。

解决方法:更换质量好的血压袖带。

麻烦:请介绍一些有关电子产品,电子硬件,电子原理的书籍,谢谢!

电子技术书籍

音响技术

74 立体声音箱的结构、应用和制作

75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丛书 音响原理与电路分析

76 家用电器维修丛书 家用音响电路原理与检修方法

77 现代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大全

78 高保真音响设计制作

79 实用音响工程与调音技术

80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高保真扩音机制作

81 现代扩声技术与工程

82 现代音响工程

83 新编HI-Fi音响原理及检修技术

84 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精华

85 家庭影院组建

86 怎样配置、调试家庭影院系统

87 音响爱好者

硬件编程

95 VHDL 与数字电路设计

96 复杂数字电路与系统Verilog HDL设计技术

97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

98 ahdl入门

仪器仪表

99 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100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原理、维修、检定与应用

101 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102 电子示波器及其应用

103 高压兆欧表

104 胜利牌数字仪器仪表原理与检修指南

105 无线电实验丛书 常用无线电仪器和器件手册

106 现代电信仪表原理与应用

107 常用电子仪器原理、使用、维修

108 电子示波器及其应用

109 模拟与数字万用表检测及应用技术

110 实用万用电表检修

111 万用电表检修技巧与实例

112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怎样用万用电表检测集成电路

113 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万用电表使用技巧与实例

114 新型万用表的使用技巧

115 新型万用表实用手册

116 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117 指针式万用表实用测量技法与故障检修

118 万用表测试元器件大全

119 新型数字万用表原理与维修

120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怎样用万用电表检测集成电路

显示技术

121 液晶电视——液晶显示的原理和应用

122 液晶器件工艺基础

123 液晶显示应用技术

124 高新技术丛书 平板显示器件原理及应用

125 LED显示屏系统原理及工程技术

126 VGA、SVGA彩色显示器的原理、维修及图集

127 电子显示技术

128 光栅数字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129 计算机数据显示器原理与设计

130 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实用维修技术与实例

131 显示技术(译文集)

132 显示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133 显示器维修大全

134 荧光屏上的示波测量法 电子示波器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135 示波器技术

微波技术

136 微波电路

137 微波技术基础(第二版)

138 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

139 微波电路设计

140 微波技术基础与应用_陈振国

141 微波原理_吴下娴

微电子技术

142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

143 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44 集成电路名词术语解释

145 集成电路入门

146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与制造

147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148 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149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设计、应用)

150 专用集成电路高级综合理论

151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15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

153 集成电路及应用

154 微电子电路设计原理及应用

155 微电子焊接与封装

156 微电子技术概论

157 微电子技术基础 双极、场效应晶体管原理

158 微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技术

159 微电子设备的换热

160 微电子学丛书 ULSI器件、电路与系统

161 微电子学丛书 碳化硅宽带隙半导体技术

162 微电子学丛书 小尺寸半导体器件的蒙特卡罗模拟

163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微电子器件可靠性

遥控遥测技术

164 实用遥控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

165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实用无线电遥控(修订本)

166 无线电遥测

167 遥测遥控技术

168 遥感遥测及计算机应用

169 遥测遥控信息传输原理

嵌入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开发圣经

电磁兼容技术

170 机电一体化电磁兼容设计

171 电磁兼容标准汇编·通信、信息技术设备类及系统间卷

172 通信系统中的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

173 无线电工程中的电磁兼容

174 电磁兼容性原理及应用

175 电磁兼容标准与认证

176 电磁兼容标准汇编·电工、电子产品类卷

177 电磁兼容设计

电子工艺技术

178 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手册(3)电子元件卷

179 电子工艺及电子工程设计

180 电子工艺实训教程

181 电子装配工艺

182 电子组装技术

183 高等学校教材 电器制造工艺学(第2版)

184 高等学校教材 电子工艺基础

185 晶体管原理与工艺

186 现代电子工艺技术指南

187 电工产品学

防干扰技术

188 电子设备的防干扰设计

189 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

190 屏蔽技术

191 电子对抗原理(上册)

192 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

193 密封技术

194 密封

静电技术

195 电机工程手册(第二版)(7) 应用卷(二) 第5篇 静电技术和电的其他

196 电子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197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198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

199 esd 保护设计

200 ESD知识介绍

201 接地技术

自动化技术

202 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 检测自动化

203 电气控制与PLC

204 高等工科学校适用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20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手册

206 工业自动化仪表丛书 射流技术及其应用

光电技术

207 光电技术

208 光电子学及其应用

209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210 高等学校教材 光测原理和技术

211 光电检测技术

212 光电子学及其应用

213 红外技术基础与应用

214 激光工艺与微电子技术

215 无损检测技术丛书 激光全息检验

216 现代高技术丛书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

217 红外电子学

218 红外技术原理手册

219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

220 光电图像处理

221 激光等离子体原理

222 激光技术和应用

223 激光器件原理与设计

224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225 固体激光技术基础丛书之二 激光晶体

电工技术

226 安装与维修电工技术 (第2版)

227 带电作业技术

228 低压电工实用技术

229 电动机应用技术丛书 变频器应用技术及电动机调速

230 电工基础

231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下册

232 电工类实用手册大系

233 电工与电子基础

234 供配电设计手册

235 交流电机的非正弦供电

236 节电技术与节电工程

237 输配电工程学

238 常用电工计算

239 电工必读丛书 电工电气线路与设备故障检修600例

240 电工基础

241 电工实用技术丛书 常用电工测量技术

242 电工实用技术丛书 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243 电工实用手册

244 现代家庭生活常识丛书 电工常识百问百答

245 现代家庭实用电工技术

245 袖珍电机修理工手册

247 最新电工实用经典线路范例

248 交流步进传动系统

249 交直流传动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250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251 执行电动机

252 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对讲机

253 集群移动通信机和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维护手册

254 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纵图集(二)

255对讲机原理、使用及纵图集(三)

通信技术

256 GSM手机维修培训教程

257 OHM科学丛书 图解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258 可视图文业务网

259 通信基础知识

260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61 射频通信电路

262 综合业务数字网导论

263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

264 宽带城域建设与管理

265 专用移动通信网组网技术及维护

266 渔业电子技术丛书 单边带通信原理

267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通信技术专业) 手持移动电话原理与维

268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

269 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及应用

270 异步传递方式宽带ISDN技术

271 移运通信前尚技术丛书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

272 移动通信前沿技术丛书 GSM网络与GPRS

273 曜高技术普及丛书 虚拟专用网

274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蓝牙协议及其实现

275 无线寻呼机(BB机)原理与维修

276 无线寻呼系统

277 无线电寻呼和无绳通信

27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使用与维修

279 微机通信指南

280 微机通信原理与实用技术

281 微波与光导波技术

282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丛书 电子商务站点黑客防范

283 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及其应用

284 完全手册系列丛书 MODEM完全手册

285 网络与通信译林精选系列 ADSL/VDSL原理

286 通信原理与技术

287 通信原理(第4版)

288 通信网原理及其实现技术

289 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

290 数字移动通信及ISDN

291 数字移动电话机原理及维修技术

29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293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及设备

294 数字通信:第三版

295 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 ——原理、安装、测试和检修

296 时分双工CDMA移动通信技术

297 时尚数字手机原理与维修(二)

298 雷达原理(修订版)

299 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通信技术领域 信号复制生成理论及应用

300 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通信技术领域 编码密码学

301 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

302 宽带网络技术及测试

303 宽带Zooe丛书 xDSL技术与应用

304 宽带Zone丛书 宽带接入技术

305 纠错编码技术和应用

306 精通串行通信

307 介质光波导器件原理

308 集成锁相环路 原理 特性 应用

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异步转移模式ISDN

310 光纤通信设计

311 光纤接入网技术

312 光纤技术及应用

313 蜂窝移动通信——模拟和数字系统

314 分组变换技术及其应用

315 调制解调器实用技术

316 调制解调器初学者指南

317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工作原理及标准

318 cdma 2000技术

319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320 通信流理论基础与多媒体通信网

321 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管理

322 信息高速公路实用教材 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323 信息编码技术及其应用大全

324 异步传递方式宽带ISDN技术

325 GSM标准

32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IS-95 CDMA和cdma2000

单片机

32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28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

329 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330 单片机开发与典型应用设计

331 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

332 IBM PC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33 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修订版

334 北京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培训教材 单片机——原理·操作·实验·应用

335 单片机实用技术_整机设计、多机通信、实用技术

336 EM78系列单片机简介

337 单片机器件应用手册

338 MCS 96 MC6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39 数字PID及其算法

家用电器电器维修技术

340 45种厨房电器使用与维修

341《家用电器常识丛书》 声像·厨房家用电器分册

342 DVD机维修技术原理与方法

343 OHM科学丛书 图解数字磁带录音机

344 VCD、CVK、SVCD、DVD激光影碟机实用指南

345 VCD/DVD视盘机原理与维修

346 VCD/SVCD/DVD机维修宝典丛书 十大主板名牌VCD/SVCD/DVD机维修精

347 VCD/SVCD/DVD机维修宝典丛书 十大主板拼装VCD机维修精要与实例

348 百种家用电器实用手册

349 彩色显示器原理与检修技术速成

350 初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含视频设备维修工、音频设备维修工)

351 磁带录像机原理与调试

352 大彩电、摄录机、影碟机 原理·调测·检修

353 大哥大 BP机 住宅电话使用手册

354 大屏幕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电子基础

442 图解电子学入门[日]OHM

443 变流技术基础及应用

444 超高频技术

445 磁路与磁场

446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学

447 低频电子线路

448 电子工程师便携手册

449 电子高新技术丛书 第6分册

450 电子调节技术入门

451 电子工程中的积分变换

452 电子模拟数字转换器

453 电子技术教育丛书 电子特技原理及应用

454 电子设计技术

455 电子线路(提高版·模拟电路与脉冲数字电路)

456 电子学基础及应用集成和分立系统

457 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

458 电子学重要公式活用手册

459 高等电路

460 高等学校教材 数字电路

461 固态高频电路

462 高频电子线路 第三版

463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无线电技术

464 脉冲与数字电路

465 实用电气线路及原理

466 实用电子公式手册

467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468 数字集成电子技术基础

469 数字信号处理(修订版)

470 数字原理

471 现代工程师实用数字化技术

472 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473 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

474 新旧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读本

475 现代电子学辞典——英汉、汉英名词对照

476 信号变换与处理

477 袖珍电子工程师手册

478 优化方法与电路优化设计

479 与电子爱好者谈电子技术

480 怎样看电气线路图

48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第三版)

482 电子工程师指南

483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无线电爱好才读本

484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无线电爱好才读本(上)

485 21世纪电子电气工程师系列 数字电路

486 数控技术

487 数字控制系统——原理、硬件与软件

48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489 数字电子技术分析及其实用电路设计

490 21世纪电子电气工程师系列 数字电路

491 数字系统现场集成技术丛书

492 图解数字电路的计算

493 无线电接收

494 通讯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

495 电子电路资料荟萃

496 超高频技术和器件(上册)超高频技术

497 磁偏转线圈设计理论基础

498 电器照明设计

499 电子爱好者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

500 电子电路系统及标准最佳设计及实践

501 电子线路设计手册

502 蓄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与实践

502 非线性半导体电阻及其应用

503 变容二极管的应用

504 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

505 常用新颖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506 磁性材料基础

507 电力电子电路精选 ——常用元器件·实用电路·设计实例

508 电介质材料及其介电性能

509 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

510 电子电路及电子器件

511 电子工程师手册 上册 第4篇 电子元器件

512 电子工程师手册 上册 第1篇 常用资料

513 电子电路及电子器件

514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513 无线电元器件精汇

514 无线电元器件检测与修理技术入门

51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及应用

516 最新电子元器件产品大全第三册--真空电子器件与显示器件

517 最新电子元器件产品大全第一册--分立半导体器件

518 固态继电器

电子制作技术

519 电子镇流器原理与制作

520 实用电子装置制作精选·续集·

521 新颖实用电子设计与制作

522 无线电制作精汇

电视技术

523 背投影式彩色电视机检修手册 1

524 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525 闭路电视系统设计与应用

526 彩色电视和立体电视

527 超高频电视调谐器设计与原理

528 大屏幕电视

529 大屏幕遥控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530 等离子体电子工程学

531 电视机元器件检修大全(下)

532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533 电视技术与应用

534 电视墙显示及控制技术

535 电视天线放大器原理、制作与维修

536 电信技术普及丛书 大屏幕电视

537 电信新技术培训系列教材 会议电视

538 高清晰度电视(HDTV)

539 工业电视摄象机

540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修订本)

541 广播电视设备原理·使用·维修系列教材 有线电视原理·设计·维修

542 家用电器维修金例丛书 大屏幕及背投彩电维修金例

543 监控电视系统原理与设计

544 开路与闭路电视原理及维修

545 看图学修家丛书 看图学修彩色电视机

546 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和DVB

547 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

548 数字电视技术: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原理与应用 (第三版)

549 数字电视原理

550 天线原理

551 图文电视系统原理与应用

552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

553 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修订本)

554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 电视接收天线

555 相控阵和频率扫描天线原理

556 新型电视接收天线

557 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

558 有线电视系统性能检测

559 最新实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第二版)

电源技术

560 电源技术

561 电子工业技术词典 电源

562 不间断电源的原理安装调试和维修

563 电子设备电源技术普及丛书 逆变器知识

564 开关集成稳压器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

565 特种集成电源最新应用技术

567 微型计算机电源原理与维修

568 新型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569 转换式电源供给器原理与设计

570 PWM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571 UPS不间断电源剖析与应用

572 UPS应用及其维修技术

573 不连续导电模式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

574 集成开关电源的设计制作调试与维修

575 开关电源

576 开关电源的设计

577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578 开关式稳压电源

579 开关稳压电源——原理、设计与实用电路

580 实用电源电路集锦

581 无线电爱好者丛书精品系列 新型实用电源电路集锦

582 现代电源设计大全

583 新型特种集成电源及应用

变频技术

584 变频高速应用技术

585 变频器基础及应用

586 变频器应用手册

587 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 SPWM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588 交流调速技术

589 脉宽调速系统

590 PWM变频调速技术

591 SPWM变频调速应用技术 第二版

592 大功率交-交变频调速及矢量控制

变压器技术

593 电力变压器安装

594 变压器应用与维修

595 变压器全书 (电力变压器实用技术)

596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运行和维修

597 电力变压器绝缘技术

598 电流互感器

599 电能表修校及装表接电工

600 继电保护丛书 发电机变压器 整流型保护继电器原理

601 脉冲变压器设计

602 新编变压器实用技术问答

程控交换技术

603 EWSD数字电子交换系统

604 程控交换机原理及维护

605 程控数字交换与现代通信网

606 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列教材 程控交换与综合业务通信网

607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与应用

608现代交换原理

传感器技术

609 传感器

610 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

611 传感器原理 设计与应用(第三版)

612 现代传感器集成电路:通用传感器电路

613 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

DSP技术

614 DSP基础与应用系统设计

615 DSP控制器及其应用

616 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第2版)

617 DSP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618 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原理与应用

619 DSP开发技术

620 DSP原理及应用

621 DSP广度与深度

622 DSP指导

USB技术

623 USB系统体系

SMT技术

624 实用表面组装技术

625 表面安装技术设计指南

626 自动装置元件及其动态特性

627 表面组装工艺通用技术要求

628 表面组装用胶粘贴通用规范

629 表面组装元器件焊接实验

630 表面组装组件焊点质量评定

631 贴片代码手册

PLC技术

632 CAD应用系列丛书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633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技术

634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技术

635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

636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

637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与编程技巧

638 逻辑与可编程控制系统

639 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640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原理与应用

641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642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

PCB技术

641 无线电电子设备印制板的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

642 印制电路技术

643 印制电路设计标准手册

644 高速PCB设计指南

645 PCB设计基础教程

646 PCB设计基本工艺要求

647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和抗噪声措施

648 印刷电路板的平衡设计

649 PCB Designer’s SI Guide

半导体技术

650 CMOS模拟电路设计

651 半导体变流技术

651 半导体超晶格材料及其应用

652 半导体导波光学器件理论及技术

653 半导体电路原理及应用

654 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

655 半导体和半导体器件

656 半导体器件物理

657 半导体手册 第二编 材料

658 半导体应用知识

FPGA/CPLD技术

659 CPLD技术及其应用

661 CPLD数字电路设计--使用MAX+plusⅡ入门篇

662 PLD与CPLD数字电路设计——使用machxl

663 FPGA高级设计

664 FPGA原理、设计与应用

665 可编程逻辑陈列FPGA和EPLD

666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应用

667 FPGA设计指导手册

668 FPGA集成培训

669 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